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9  来源:一财网  浏览次数:82463
内容摘要: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对应了在此之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去产能、去库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对应了在此之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记者曾专门分析过农业高库存、高成本、农业短板的成因,不再赘叙。对于这三大任务,会议分别给出相应对策。如去库存,要求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降成本,要求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补短板,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去库存、降成本解决的是存量问题,补短板解决的是增量问题。只不过,解决增量问题容易,解决存量问题就相对棘手。”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分析师李强对记者分析说。

  “高库存、高成本、农业短板”三大问题成因为何?

  农业基础设施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前者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配套设施,后者包括农业综合教育、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政策及法规、农业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

  尽管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路、水、电、网络的基础设施覆盖面仍然需要扩大。李强说,通过农村宽带、土壤改良、田间水利等措施,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条件。

  民以食为天,优质农产品并不缺市场,优质优价也逐渐为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的国人所接受。在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背景下,新的粮食安全观更注重农产品质量,而市场紧缺的就是优质农产品,因此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之外,需要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农村电子商务在解决农村优质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过,电商的前提条件一定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

  当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买卖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除了创新流通方式之外,关键是要把在电子商务形成的标准、数据,怎么去回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说要实现带动市场化、促进规模化、倒逼标准化、提升品牌化。

  至于如何去库存,这涉及到让粮食加工企业加快加工消化、调减粮食尤其是玉米播种面积以及粮食出口。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面对巨大的库存和国内外差价,财政将付出很大代价来补贴加工企业。

  李强说,据估算,目前我国玉米去库存数量几千万甚至上亿吨,在控制不增量的基础上(目前每年增量约4500-5000万吨),也需要2-3年的时间。结合国内外目前市场差价水平,补贴的标准不应低于400-500元/吨,否则加工企业是很难有动力去接盘的,那么透支不可持续的产能所生产、耗费大量财政托市收购和临时储备的大量粮食将面临质量降等甚至坏粮的风险。

  庆幸的是,业内也较为关注种植结构调整。今年6月28日,在吉林长春召开的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是这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和重点,要突出抓好。同时,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将“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作为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动力。

  农业生产成本之所以高企,除了国内执行托市收购和临储政策,提价速度显然高于国际市场的幅度,助推了国内外价格倒挂,还包括国内小农经营、农药化肥利用效率低等现实原因。因此如何降成本,应对的举措就是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举措来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云农场执行总裁田丰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当前的“互联网+农业”处于起步阶段,所占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它却深刻地改变着农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作为专注于农业领域的一个互联网公司,云农场用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工具进入农业,从降低农资采购成本、提供低息贷款、测土配肥、订单种植、免费种植技术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式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为农业建立现代化产业链服务生态圈。

  田丰说,传统农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农资中间渠道繁多,行业分散,没有产业链依托,很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等痛点,而“互联网+”串起农业现代化的链条,将科技、信息、金融等先进生产要素渗透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中间渠道,推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高效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梦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229/366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