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商无法响应农民农资需求
卢柏强表示,中国农民的人均产出还很低、农业还很落后,尤其表现在科学用药、科学用肥方面,这也导致吃的蔬菜和大米存安全隐患。在中国农业正面临巨大的产业效率提升机会的背景下,诺普信希望携手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团结更多的种植达人一起竭尽所能,共同加快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共同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共同造就一个农业不再落后、农民无比幸福的“三农”新时代。
据悉,今年,诺普信宣布启动“田田圈”互联网发展战略,计划利用其长期以来销售农药制剂的经销商渠道,推广其全方位对接农户需求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田田圈这一生态系统将包括线上PC端的农产品(000061,股吧)电商网站农集网、移动端APP田田圈、线下的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店等,共同对接农户的产品、技术、金融、农产品销售等需求。
在论坛上,德国巴斯夫资深业务总监、植保(中国)协会主席吴朝晖表示,种植行业养活了全世界的人,是最伟大的工作,但是种植也是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行业,包括天气、政策、土地、农药价格、农产品价格、劳动力等都会极大影响种植行业的收益。现在在农民服务领域,还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服务,中国的农业服务应该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转型。“要知道,下雨天就可能会有虫害,而农户需要在几天或者几个小时内解决虫害问题,传统的电商无法响应这种需求”。
农民不应是互联网的被动接受者
《农民日报》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仕林认为,现在电商都没有从农民的需求出发,都是吸引农民来消费,以交易为主。未来应该从农民需求出发,按照他们的生产需求去服务。“农村电商应让农民成为互联网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陈仕林说,电商或互联网提供的不是一个单项的服务,应该是整体的一站式服务,借助“互联网+”全面整合农业大数据,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服务指导。
兴业证券(601377,股吧)农业首席分析师陈娇则表示,随着土地流转带来种植业的集中、规模化养殖带来养殖行业的集中,散户机会成本高,纷纷退出,规模户成为主导,而农业规模户对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带来新的盈利模式,即农资一体化、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农业”成为可能,农业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跨界颠覆或成农业服务产业常态
李广泽分享了他考察欧美农资市场格局的体会。美国前五大经销商控制92%的市场份额,领先分销商强势市场地位已经形成,兼并结盟、走向寡头成为趋势。同时,全美目前有大约1万家植保零售店,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半个深圳)一个零售店,零售店数量仅为中国的1%。而高度发达的分销和服务体系有效配置了产品资源,前十大生产商占91%份额。
“美国植保服务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拥有PCA/CCA(农学家)专业认证的农技服务人员。”李广泽认为,作为专业服务,就像有好医生的医院才是好医院一样,农技服务公司的销售人员本身要是植保顾问或作物顾问。
对比欧美农资销售和服务产业,李广泽认为,中国农业当前最迫切的是促进农资分销和农业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他预测中国农资和农业服务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有三大趋势:一是基于资本的纵向整合和市场的横向竞争,渠道商走向集中化和规范化,5年内有望形成3—5家细分市场份额超过10%的全国型农资分销和农业服务公司;二是基于价值创造的市场机制形成,农资分销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服务以分销产品来变现,专业的技术服务人才成为稀缺资源;三是农资电商、农业金融、作物社群等“+互联网”或“互联网+”创新模式风起云涌,跨界颠覆成为常态,有望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资分销和农业服务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