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精神创造力
精神创造力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在创造性地反映并指导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力量。
要鼓励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真正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力量挖掘出来、释放出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引导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强大合力。
武隆县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地方实际、百姓需求,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指导。围绕重庆市委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结合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开展调查研究,在旅游国际化、生态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总结提炼基层群众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效。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宣传创业带动就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以及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人物故事。坚持深入实际,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坚持深入生活,把新闻宣传重心下移,把镜头更多对准群众生活,把版面更多让给群众生活,在深入群众生活中了解群众、服务群众。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精神向上力
精神向上力是反映在社会成员心中的一种强大心理力量,是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催人奋进、充满希望、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遵循公正的基本规则,就是尊重每一个人,保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各个阶层成员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人和组织的能量。
武隆县在新闻宣传中把握关注点,创新实施讲故事式报道方式,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以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切实加强自查自纠,广泛发动群众监督,有效组织社会评议,强力推进执法整治,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等突出问题。开展以“有良心讲良知、有诚心讲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建设活动,选树“讲文明、重信誉,优质服务、诚实经营”典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光荣、失德可耻的风气。同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舆论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精神凝聚力
精神凝聚力是把分散的、不同的、甚至互相排斥的精神力量通过凝结聚合而形成的集中的、共同的、统一的精神力量,是凝聚各种不同的目的、意志与情感所产生的精神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隆县紧紧围绕“三个倡导”,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人们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武隆县深入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打造诚实守信、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深入开展“洁美乡村”创建活动,建设一批乡风文明示范点。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狠刹农村大操大办酒席不良之风。引进落户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新的文化旅游增长点。开展“中国梦·巴渝风”文化进万家活动,把“我们的节日”活动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每年举办春季国际风筝节、夏季草原露营音乐节、秋季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冬季冰雪童话世界等文化体育活动。建设“半小时文化圈”,实施文体设施场馆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免费文化服务,让群众享受快乐健康生活。
强化约束监督,激发精神约束力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立足治国理政新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分步提出来的。当前在党员队伍中,确实存在一股不小的负能量在暗流涌动,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作风养成、联系群众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武隆县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同时,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充分运用正反典型“两种教材”、“两面镜子”加强党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