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块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导致成本增加。大多数稻田地处丘陵地带,分散且成梯度及坡度形态,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们在重庆市西部一个区县调查发现,一是水源差。其自流灌溉面积不足10%,通过电灌、柴油机等抽水设施抽水灌溉面积有40%,总保灌面积仅有50%,靠天生产现象严重。二是排涝设施差,一遇洪水,极易淹没部分农田庄稼。三是机械耕作道不健全,种粮大户所流转的土地机耕道率只有30%,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种粮大户补贴标准较低。为稳定粮油生产,农业部、财政部于2012年在山东试点,对种植50到100亩的种粮大户,每亩补贴160元,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30元。重庆市于2013年开始执行。此项政策对种粮大户虽有弥补,但还是亏损。
种粮成本高。以重庆地区每亩水稻生产为例,机械化生产每亩需要支出转包农民土地租金及各项投入约1600余元。传统人工生产每亩需要支出约2000余元。收入按照目前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每公斤稻谷市场价2.5元计算,产值1250元,加上种粮大户每亩补贴230元,合计1480元。收支相抵,机械化生产每亩亏损160元左右,传统人工生产每亩亏损850元左右。
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建议:
提高补助标准。按照种粮大户机械化生产不亏损的原则,由现行每亩230元提高到400元,保护种粮大户生产积极性;
增加投入,优先改善种粮大户所流转土地的基础设施。增加耕作道,完善排灌排涝设施,改善种粮大户耕种条件,以便机械化操作。
大力推广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成本。
延伸产业链条,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稳定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