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解决“卖粮难” 保障农民直接经济利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46
内容摘要:  卖粮难这一词汇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在今年的秋粮收购中再次出现。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河南等地,从夏粮收购启动至秋粮集中上
   “卖粮难”这一词汇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在今年的秋粮收购中再次出现。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河南等地,从夏粮收购启动至秋粮集中上市,“卖粮难”现象开始抬头,有的收购点甚至出现了一些“吃拿卡要”的现象,如卖一次粮需要给验质员500元“好处费”,才能不必排队就验质过磅入库;又如黑龙江某粮库向运粮车强征100元的物流“信息费”等。

  今年我国粮价普遍出现下滑的态势,这种情况下,不应再出现农民“卖粮难”的现象。而要解决好粮食购销流通问题,需要从我国整体的粮食形势出发采取对策,既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又要突出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为什么今年会出现局地的“卖粮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粮食生产的多了,库存的容量少了,也就是专家们所说的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加大,我国粮食产量在去年迎来了“十一连增”。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库存粮食的消化速度并不快,在面对逐年增长的粮食产量时,库容的紧张就显得尤其明显。10月初,国家粮食局发布了一条关于粮食库存的消息,其中连用了两个“前所未有”——“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是前所未有。”

  今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创新地方粮食储备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储备(即中央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分梯级粮食储备新机制。通过运用财政、金融、投资等政策手段,建立起由地方政府掌控的社会粮食周转储备,以缓解我国粮食库存不足的现状。

  “三量齐增”中的进口量增加,也是导致出现“卖粮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与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所伴随的是,我国进口粮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小麦、玉米、大麦等谷物和谷物粉进口1629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粮食进口越来越多的原因是,进口的粮食价格便宜,而且有些质量还要更好。这也说明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

  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粮食作物价格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有二:一,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因为无法实现西方国家那样大规模经营的粮食种植模式,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无论是在人力成本,还是在农资投入等方面都较高;二,近些年来,国家层面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作物中的三大品种实行了多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的价格也在逐年提高,但这在面对国际粮价走低的新形势时,在市场竞争中就处在了劣势地位,加工企业收购量减少,国库的收储压力随之加大,卖粮的难度亦随之加大。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让粮食价格逐步贴近市场,逐步具有市场竞争力实乃当务之急。

  解决“卖粮难”问题要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前提。出现“卖粮难”问题,既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会影响到农民的经济利益。今年以来,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玉米价格下降幅度最大。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玉米的平均价格下跌了20%以上,小麦下跌10%左右,水稻价格是稳中有跌。据农业部门调查,去年农民种植一亩玉米的纯收益近300元,今年则降到了90元。无论是种粮的普通农民,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保障种粮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积极性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眼下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种粮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该如何保障?未来的方向应该是“价补分开”,建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补贴差价。二是以后农民该怎样种粮食?这就涉及到了种植结构调整的问题。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南方挂坡地退耕还林,推进休耕及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等促进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而在适度调减粮食作物面积的地区,要引导农民种好优质饲草、杂粮、杂豆、经济林果等替代性作物,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如此,既能调结构,又能让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同时还有助于保持农业的生态功能,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的弹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应卓群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解决“卖粮难” 保障农民直接经济利益”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118/364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