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养猪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在成本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如国内第一养猪大户温氏,就在控制成本上做的非常出色。而另一个大户牧原也在成本上有较大的优势,导致企业在利润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具有良好的利润空间。
而因环保及资金断裂的原因导致近两年国内生猪产能剧烈调整,猪价快速上涨,而国际多数国家生猪产量增加,猪价平稳或下降,这在欧洲国家表现较为明显,法国畜牧业夏季发生抗议活动,抵制生猪低价及畜牧业的亏损状况。一涨一跌,内外价差加大,进口利润增加,进口企业进口动力增强,扩大猪肉进口数量。因此,导致自年内以来,进口数量持续攀升,除7月份因中国货币贬值较为严重,导致进口环比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增幅均较大。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数量为7.47万吨,环比上涨15.9%,同比上涨83.17%,而2015年1-8月份,猪肉进口总计44.36万吨,同比增加15.85%。而和进口截然相反,因国内价格偏高,出口不利,出口下降,导致国内出口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呈现下滑态势。2015年1-8月,出口总计5.04万吨,同比下降6.09%,目前我国猪肉出口主要到俄罗斯及中东国家。而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加拿大,欧盟诸国如英国,丹麦等国,还有南美的巴西等国。
无论是国家如何保护,正如同玉米一样,最后不得不和国际接轨,今年中国玉米新粮上市后跑步和国际接轨。或许作为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生产,如何和国际接轨或许和玉米有所不同,进程或有所迟缓,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猪肉生产和消费也必将加快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因国内三大主粮均下降,且因国际大豆供应充足,国内饲料原料玉米,小麦,水稻均下降,且玉米及小麦的降幅较大,目前玉米价格和08年价格差距不大,而豆粕也降至六年来的低位,可以说,目前饲料原料成本已经逐步和国际接轨,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提高养殖效率的问题。
而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国内PSY值也是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16-18头水平,其中温氏集团为23头。而规模化养殖提高,生猪抗病能力提高,而最近一两年,尤其是最近一年来,全国基本未发生大规模疫情,生猪存活率提高,育肥猪数量提高。尽管母猪基数有限,但因生猪存活率提高,导致生猪供应相应地有所增加,这也是生猪市场持续调整一大原因。
而国际贸易的展开,在于成本优势及比较利润存在。如果成本处于劣势,在无特殊保护之下,进口必定增多,而如果成本处于优势,则出口增加,这是国际贸易的法则。中国要减少进口,降低国际低价生猪冲击,必定在成本上做文章,目前新西兰的牛奶,澳大利亚的牛肉都在不断地冲进中国。
猪肉因国内产能降低,价格上涨,也有受到进口冲击增大的趋势,价差增大,冲击增大,价差缩小,冲击缩小。因此,只有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才能最终抵御外来进口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