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校地”合作验收再生稻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9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03
内容摘要:  424.4公斤!10月2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厅联合组织专家,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余赛大队现场验收了种
   424.4公斤!10月2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厅联合组织专家,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余赛大队现场验收了种植户龚新福的再生稻田。

  再生稻,即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在头季水稻收割后,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实现稻田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就可以收获两季稻谷。近年来,由华中农大牵头,联合湖北省内各地相关农业部门,针对再生稻生产的技术瓶颈开展了攻关研究。

  “全程是机械化,二茬能到这个产量很满意,头季有600多公斤,这样一亩田就是吨粮。”今年55岁的龚新福说,他种了65亩田,其中42亩是再生稻,两季都是机插机收,还有一部分中稻田是“稻虾共作”模式。

  龚新福算了一笔账,与同样收两季的双季稻相比,再生稻不仅少一次耕地,省一季种子,还能少施肥和基本不打药,秸秆也不用烧,更重要的是省工,他们家老两口空出时间可以去搞稻田养虾等其他事情,保守算年收入10多万元,比儿子在城里务工赚得多。

  “以前农民没种过,不知道怎么种再生稻,产量不高,通过近年来的产业体系攻关,科研单位与地方农业部门一起协同创新,从各方面提高了种植水平。”华中农大植科院副院长黄见良教授在田头告诉记者,湖北蕲春、沙洋、洪湖等地就是水稻“一种两收”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的典型区域,通过指导农民选好品种、适时早播、施用促芽肥提苗肥、病虫管理等栽培技术,比单种一季中稻亩均增收600-800元很常见,可在长江流域适宜稻区广泛种植。

  “再生稻的科研永远在路上,产量和品质还有提升的空间。”湖北省水稻“一种两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中农大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彭少兵教授表示,再生稻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在湖北得到高度重视,容易被农民接受,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技术含量,对保障粮食稳定增产,提高种粮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梦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校地”合作验收再生稻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029/3631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