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赶集信息 » 正文

成都97岁同学会全班仅来四人 互相攀比引来小辈笑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2  浏览次数:83108
内容摘要:  近日一则成都97岁同学会的新闻让人们震惊了。当人们都以为同学会这种事情都是年轻人或者中年人会干的事情的时候,没想到老年

  近日一则成都97岁同学会的新闻让人们震惊了。当人们都以为同学会这种事情都是年轻人或者中年人会干的事情的时候,没想到老年人竟然也有着一颗这样的心。不过老年人同学会要办起来可真的不容易,特别是都97岁这么大年纪了,很多时候,想找的人已经永远都找不到了,因为年纪大了,都不在这个世界了。

成都97岁同学会全班仅来四人 互相攀比引来小辈笑声
成都97岁同学会全班仅来四人 互相攀比引来小辈笑声

  98 岁的高学林老人悄悄让人把客厅里的凳子搬进里屋,那个平常他放腿、防止双脚肿胀的凳子。

  他不同意穿花格子衬衣,要白色,看起来更精神和年轻。即将到来的初中同学会让老人兴奋不已,昔日同窗现在是什么模样?

  10 月 17日,成都四位平均年龄97岁的老人,在家人安排下如愿参加这场可能是成都范围内年龄最大的一次同学会。

成都97岁同学会全班仅来四人 互相攀比引来小辈笑声
成都97岁同学会全班仅来四人 互相攀比引来小辈笑声

  提起“老同学哪里去了?”

  女儿高凤君觉得父亲高学林今年身体一下衰了不少:两次住院,晚上开始说胡话。

  10月1日,高学林对大孙女高荟说想找找曾经几位好朋友,想知道他们过得怎样。19世纪30年代,高学林、曾黾、严寄石、刘沔在成都县立中学(成都7中前身)就读初中,毕业后,四人分散到不同地方读书或工作。

  经曾黾推荐,高学林到了当时的华美女中任教。高学林说,“曾黾对我有恩,不能忘了他。”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这四位好友时常串门,曾黾曾从都江堰(微博)骑自行车到成都看望高学林,而严寄石和刘沔几乎每周都会约上一盏茶,一聊就是一整天。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们走动频次减少。几次搬家之后,四位老人逐渐失去了彼此的联系。

  寻人“书院街没有78号”

  寻人,从哪里开始呢?“都江堰书院街78号”,这是曾黾曾留下的住址。10月12日,高学林家人专程驱车到都江堰。几人分头挨着门牌号搜寻。然而“书院街根本就没有78号。”

  地址错了?家人没有放弃。“请问原灌中教师宿舍在哪里?”家人通过老门卫得知,“78号”被归入了“61号”院。经一番周折,高家人终于找到曾黾老人。

  曾黾见到高学林儿子后问,“你爸爸走了几年了?”老人不敢相信,那个“老高”还在世,算一算已年近98岁。

  通过网上社区找人、查询老人子女单位等方式,高家先后找到了另外两位爷爷初中同学。

  准备头天出门理发走丢了

  聚会头晚,刘沔就“预习”着次日着装,“先后换了三四套。”刘沔女儿说,聚会当天老人早早起床,“穿得周武郑王地在那坐等电话”,“兴奋惨了!”

  刘沔赴约回来后,兴奋劲儿还没缓过来,先洗了个澡,然后一个劲儿地给女儿讲同学会上发生的趣事。“几个人加起来400岁了哦!”老人进屋后又出来重复,“很不容易哦!”

  同样兴奋的还有都江堰的曾黾。曾的家人说,聚会头天一早,父亲说要去理发和取钱,说完就离开家了。等了许久老人未回,“遭了!父亲丢了!”直到下午三点,家人才找到曾黾。

  相聚“我要离他再近点儿”

  10月17日,成都四位平均年龄97岁的老人如愿相聚。一见面,相互之间就把手紧紧握住,眼泪止不住地落。

  刘沔来后,执意要坐小板凳,紧挨着高学林,“我要离他再近点儿。”老人并排而坐,好像回到初中时踢完足球,肩并肩坐在绿茵地上谈天说地的日子。

  老人见面后免不得相互“攀比”。家人笑着说,“严爷爷自报工资3900多元,高爷爷听后戳了戳旁边的曾爷爷,没想到曾爷爷从怀中掏出一张存折。高爷爷打开存折小声念道:4200多元……”小辈们看到老人返老还童的模样,忍俊不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成都97岁同学会全班仅来四人 互相攀比引来小辈笑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022/3623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参与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