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改革补贴政策 用高效率提高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数:81206
内容摘要:  《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意见
   《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意见》明确,调整改进“黄 箱”(根据《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继续执行并完善稻 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

  多年来,农业部门始终在探寻不扭曲市场并更有效率的农业扶持政策,多“绿箱”少“黄箱”。一位农业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进行的是大 豆和棉花的目标价格试点,这也代表了将来多数农产品包括粮食品种的改革方向,现行农业补贴措施效率较低,且在事实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扭曲,所谓‘洋 货’入市,‘国货’入库”。

  “黄箱”转“绿箱”节点已到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对农业补贴不能超过农业产值的8.5%,而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渐推高,现行农业补贴政策正在逼近“黄箱”顶部。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已由市场供求来形成价格,而政府真正对价格有所干预的措施,主要包括2004年和2006年起国家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 麦两个重点口粮品种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2008年来对玉米、油菜籽、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临时收储等。

  而在几乎逐年上涨的托市收购以及临时收储价格的支撑下,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产生了“倒挂”现象,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 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承诺了对农业补贴不能超过农业产值的8.5%,这是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府补贴 的限制,而现在我们有的产品补贴已经越过限制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日前表示,随着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作用越来越明显, 现在必须要把部分“黄箱”补贴转为“绿箱”。

  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

  “虽然对农产品的保护力度不减,但目前欧美日韩等国出现了减少农业补贴支持力度的趋势,更加注重提升本国的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亦要着重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去考虑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走一条农业产业高效、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根据《意见》,还将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加快建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为政府制定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等政策提供重要支撑。“农产品 成本调查数据是科学制定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效依据,在当前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尤显重要。”一位在地方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要了解 本地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掌握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偏好、土地流转价格、农产品的营销成本等信息”。“按照互联网+的思路来考虑,如果能形成农产品生产成 本、市场价格波动、国际价格参照、甚至国外农产品成本比对的大数据的话,将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这不仅 能够帮助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等方面都可以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郭启朝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改革补贴政策 用高效率提高竞争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020/3618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