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播水平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夏”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机收损失率控制在3%的标准范围以内;机收、整地、机播“一条龙”作业方式广泛推行,为秋粮生产赢得了农时主动;在制造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农机工业逆市上扬,表现抢眼……
据了解,今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将超过62%,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更有力的装备支撑。
农机补贴政策改革创新,惠及更多农民,激发市场活力
以小见大颇有说服力。在黑龙江绥化北林区新天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各类大型农机具接受检阅般整齐排列着。理事长徐德顺说:“没有购机补贴,咋买得起这么多大家伙。”目前,该合作社已累计享受国家财政和省财政的购机补贴各300万元。
整整12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装备出了一个农机化大国的底气,而农机化强国的梦想则需要深化改革来照进现实。
历史选择了2015年,购机补贴改革直指深水区。年初,农业部、财政部发布《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政策指向性、精准性和普惠性更明确:
进一步缩小补贴机具范围,重点补贴粮棉油糖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选择重点薄弱环节机具实行敞开补贴,补贴机具资质与支持推广目录脱钩——一收一放间,体现改革智慧;
推行“先购机后申请补贴”和“一站式”办理服务;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宽严相济中,明晰改革导向;
回应基层关切,开展新产品中央财政资金购置补贴试点——“看准的大胆干,拿不准积极试”,彰显改革魄力。
是政策的改革创新和简政放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激发了农机市场活力,产业政策效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与制造业整体不景气形成对比,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同比增长4.1%;1-7月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454亿元,同比增长7.13%。
全程机械化扩面提速,充分释放农机功效
高速插秧机9台、手扶插秧机34台、旋耕机43台、收割机47台、烘干机9组、无人植保机1台、担架式植保机100多台、种子自动催芽温室一个……这些,是湖南省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水平的全部“硬家当”。靠它们,仅今年前9个月就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服务3.58万亩,服务内容涵盖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各个环节。
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要充分释放农业机械的这些功效,让“彭水平”们更多、更有水平,全程机械化必须扩面提速。以小麦为例,在同等生产条件下,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种、增产、减损的综合增产能力为每亩30公斤左右,同时,秸秆粉碎还田量大幅增加,还可为“中国式禁烧”的世界难题提供答案。
因此,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今年启动。全国建设了48个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县,力争到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
农机农艺结合显威力,挖掘增产新潜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的紧箍咒越来越紧,依靠地、水、肥等要素投入实现增产的空间被严重挤压,反而让农机农艺结合成为了挖掘粮食增产新潜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亮点。
比如深松,它能有效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提升农作物基础生产实力,深松后的地块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普遍可增产10%左右。
补贴政策引导,示范试验推广,深松整地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河北10月对小麦地进行深松,深州市仁忠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仁中此前又买了6台深松机,总数达40多台。就这他估计都不够用,不断有没签订合同的农民主动找上门,要求给他们的地块深松。
包括深松在内,农业部制定发布了2015年12项农机化主推技术,实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快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着力主攻薄弱环节,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着力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列车在2015年换挡加速,全力奔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农机强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