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江西省:社会化服务让种粮变简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379
内容摘要:  日前,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张家洲村旁边的一片水稻田里,33岁的张俊杰开着机子正在收割一块已经成熟的中稻。父亲张芬明站在地
   日前,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张家洲村旁边的一片水稻田里,33岁的张俊杰开着机子正在收割一块已经成熟的中稻。父亲张芬明站在地头的三轮车边上,等着满仓后将谷子倒在后斗里。

“我们这一片是300多亩,在梅林镇那边还有800多亩,总共是1170亩。”张芬明对记者说,“收成可以,今年梅林镇那边的田,生土比较多,亩产达到了1100斤,这是很高的产量了。往年800斤都没有。”

怎么做到的呢?张芬明说主要是机械化的原因。“机插为主,提高了密度了。还有我们搞了绿色防控,你看这个生物防虫灯,一个能管60亩,除了这个还有性诱剂,有了这些,虫害就会少。今年好的话收入应该在四五十万元吧,一亩地四五百块钱的利润应该没问题。”

除此之外,令张芬明满意的是,自己大学毕业的儿子也回来接他的班种起了水稻,还扩大了规模,成立了专门的种植合作社,为周边的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我是2009年回来开始种田的,慢慢摸索着进行全程机械化。机插秧现在我的技术应该说可以了,我那个高速车,一台一天能插50亩。现在我有6台高速车,每天能插三四百亩。种自己的田有两台足够了。这两年社会化服务大概服务了两三千亩。人工插秧的话一亩地要200块钱,我们机插就是100多块钱一亩,而且我们已经试验了,产量已经达到这么高了。前期我们会教他们育苗,后期的管理我们也经常去看。大部分机插秧都是做的大户,因为现在请工难。”张俊杰说。

这些年来,随着农村老龄化加速,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等的影响,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为粮食生产领域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丰城市农业局粮油科科长邹瑜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丰城社会化服务组织有了明显增长,政府部门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扶持一些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社会化服务,以缓解农村老龄化,种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不仅如此,通过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一些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等等也更加容易落实到具体的田块里。

“比如说高产栽培,要机插秧,但是机插秧对秧苗有很高的要求。以前很难搞,还容易烂秧。现在有一种无土育秧技术,用作物的秸秆做育秧基质,也很便宜。假如有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做,农民就可以去那里买这个基质来育秧,房前屋后水泥地上都可以用。”邹瑜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金梦霖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江西省:社会化服务让种粮变简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015/3610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