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转型下 未来“互联网+农业”将会呈现什么形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2  来源:人民邮电报  浏览次数:85095
内容摘要:  在互联网农业的浪潮中有哪些机遇?  粗放式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农业和粮食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最近几年
           在“互联网农业”的浪潮中有哪些机遇?

  粗放式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农业和粮食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生产简单粗放,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大打折扣,广大农民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给国家长远的“四个现代化”战略发展埋下隐患。因此,从粗放式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变得刻不容缓。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继续聚焦农业。《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意见》提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记者认为,除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转型外,“互联网农业”被看好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广大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如果加速释放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各方参与者将会获得不菲的收获。二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在促进供需信息对接和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现代化、精准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代表着农业生产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是日益明确的大方向。

  “互联网+农业”如何深入融合

  未来,“互联网农业”将如何深入融合,呈现哪些形态?实际上,在本次互联网大会上,政府领导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些发展雏形已经开始显现。

  在农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指出,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委省制定了“互联网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完善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一批省内大型农电商务平台。在三年内组织3000家农业合作社,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建构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300个销售额超过百万的农民网上销售点。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的建设电商进农村物流配送节点,推进B2C、B2B、O2O等网络营销模式发展。二是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调动农业平台服务功能,完善病虫害监测预报,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建立1000个“互联网+”示范基地,形成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农产品质量好,具有较强均衡的供货能力的“互联网+”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让农民收获在基地,增收在电商。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村网络光纤通信基站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村通信网络,推进互联网进村入户,规划到2017年全省建设新型村级信息站3000个,加快互联网技术普及和应用。四是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吸引“互联网+”领域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完善人才成长机制,依托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农业互联网应用、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和创新孵化基地。

  综合各方面信息,记者认为,未来“互联网+农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形态:

  一是农产品电商平台。今年5月8日,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明确推动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包括现代农业在内的11个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和任务,并确定相关措施。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解决农业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问题,畅通农业的市场信息渠道、流通渠道,使农业的产、供、销体系紧密结合,从而使农业的生产效率、品质、效益等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智能农业。未来,互联网的信息集成、远程控制、数据快速处理分析等技术优势在农业中将得到充分发挥,3G、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技术也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于一体的智能农业系统不断涌现和完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精细农业深度发展。目前,在一些地方智能农业试点中,农民打开手机就能知晓水、土、光、热等农作物生长基本要素的情况;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为远处的农作物调节温度、浇水施肥。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速建设,长期困扰农业的标准化、安全监控、质量追溯问题正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变得可能与可操作。

  三是大数据农业。由于互联网的信息收集优势,大量与农业相关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开始在网上汇集,并出现专业分析,大大方便了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到今天为止,中国已有4万家农业类网站,演化出综合门型、研究分析、专业集成、产销对接等不同定位的农业网站,并进一步呈现加快细分的态势,不仅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次级行业已经分开,就是每个行业内部也逐渐专业化,玉米、马铃薯、牛、羊、猪等专业网站不断涌现。记者认为,未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营销方式将让农业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将颠倒一般意义上的“生产——销售”模式,而是运用大数据分析定位消费者的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让农产品不再卖难在理论上成为可能,也在现实中得到初步的实践,形成了电子商务的“C2B”模式,即消费者对企业。

  运营商要目光长远

  瞄准大数据农业

  从目前运营商推进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业的实践来看,运营商主要做的还是传统的卖管道服务,无论是与政府部门搭建农业信息服务站,还是在智慧农业中帮助农户采集传输相关农业生产信息以及农业专家远程看诊农作物。包括一些涉农的短信信息服务,也是最为传统的业务范畴。当然,这是运营商的本职工作,也是现实的KPI考核驱动。

  记者认为,相比一些民营资本来说,运营商推进“互联网农业”还是有优势的。这些优势包括品牌优势、网络平台优势、渠道优势、终端用户掌握优势。在品牌上,电信企业的老国企背景更容易与相关政府部门形成信任合作关系;在网络平台上,运营商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和资源庞大的云平台无与伦比;在渠道上,线下渠道如此丰富,线上渠道经过这些年探索电商平台已经颇具能力;在掌握用户方面,电信企业最为贴近用户,用户的通话数据以及相当一部分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数据,运营商都能获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顺体制机制的相关制约环节,并将目光放长远些瞄准更有吸引力的大数据农业,整合线上线下优势进行深入拓展。比如:我们的电商平台能不能拓展范围,吸引农产品商家加盟?与各地政府农业部门合作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能不能整合到一个大平台上,与农户的通信消费数据一起整合收集其涉农行为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跨界融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未来,大数据将是金矿,希望运营商不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转型下 未来“互联网+农业”将会呈现什么形态?”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1012/3607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