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解决廉价好药短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7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745
内容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廉价特效药的短缺,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患者需要寻找价格更高的替代药,承受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廉价特效药的短缺,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患者需要寻找价格更高的替代药,承受更重的医药负担。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要在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保证老百姓能买得到、用得上廉价药、常用药品。

  最近有媒体报道,一盒仅售7.8元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在医院里难觅其踪,在黑市上售价却高达4000元。

  像ACTH这类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廉价特效药“一药难求”,并非个案。近年来,用于心脏手术的必备药品“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用于救治心力衰竭的注射液“西地兰”、在心脏手术中用于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等廉价药品,都曾经闹出缺货的风波。

  对此,不少人把鞭子打在了药品价格的监管上,认为是政府对药品的价格监管导致了低价药的紧缺。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解决低价药品短缺问题,保证廉价药品供应,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包括放开药品价格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等8部门发布《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意见》。2014年5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限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用药者日均费用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

  不过,药品价格虽然放开了,但廉价药紧缺的“病”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究其原因,近年来,在人工、原材料成本攀升的背景下,许多药品的生产成本水涨船高。在药品招投标中,一些地方压低招投标价格,导致低价药品的利润越来越薄,甚至出现成本价格倒挂。而这些廉价特效药中,有不少药品又属于市场需求量不大的药品,企业如果继续维持生产就得赔本,放弃生产对自身的影响却不大。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少企业选择根据市场供需和成本变动情况调节生产,甚至放弃生产,最终导致了低价药品临床供应紧张。

  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一些廉价特效药的短缺,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逐利是企业的本性,在成本价格倒挂的背景下,医药企业自主选择减少生产或者停止生产无可厚非。不过,冷冰冰的市场机制背后,却意味着患者需要寻找价格更高的替代药,负担将因此加重;更重要的是,有些确实需要依靠廉价好药来挽救的生命,可能因为药品的短缺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管理部门对于部分廉价药短缺和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不可视而不见。对所谓的“黑市”价格,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确认是否存在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操纵价格等违法行为。一旦相关生产经营者存在哄抬价格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扰乱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等行为,就应严厉处罚。

  针对目前企业生产廉价药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的现实,则要在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进一步理顺药品价格的定价机制,使药品最终处于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立即组织生产商批量生产,定量采购;要探索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保证老百姓能买得到、用得上廉价药、常用药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郝祖镇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解决廉价好药短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917/3561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