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肥效不好竟因为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1  来源:搜狐媒体平台  浏览次数:81395
内容摘要:  常有农友反映一个问题:对同一种作物施用同种同量的肥料,得到的效果往往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专家称,很有可能因为农民只
   “常有农友反映一个问题:对同一种作物施用同种同量的肥料,得到的效果往往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专家称,很有可能因为农民只关注作物品种和肥料类型,却忽略土壤质地。施肥时,除了根据作物选用肥料种类、确定施用管理技术外,还要根据不同土质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今天就整理一些不同土壤的施肥方法,供农友参考借鉴,希望能帮助大家获得高产。

  黏土

  一般来说,黏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但通透性能差,施肥后肥效慢,作物生根也难,人们常称这种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这种土壤性冷,有机质分解矿化慢,所以应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最好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做基肥。

  施用化肥时,因土地的缓冲能力大,保肥性能强,一次性多施不致于造成烧苗或养分流失。追施化肥时应适当提早,并宜“多吃少餐”,适当减少施用次数。但氮肥不宜过多施用,以免因后期肥效过分发挥,使作物出现贪青晚熟,导致减产。

  黏土质地黏重,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强,而且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扩散速度慢。因此,要注意施用化肥的位置,如施磷肥和钾肥应尽量靠近根系,并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注意及时浇水,以水调肥,提高肥效。

  沙土

  沙土土壤质地松散、粗粒多,土壤养分含量少,不保水保肥,宜多施土杂肥和有机肥,或进行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适时翻压,以培肥地力,逐年改善土壤结构。

  在施用化肥时,一次不能多施,多施易流失,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且要施用淋溶性小的肥料,如铵态氮、钾肥等。施用化肥最好采用沟施或穴施等集中施用的方法。为了改良沙质土壤,还可采用掺土施肥法,即可保全养分,还可改良沙性土壤。有机肥料应深施,如浅施难于分解或分解较快。沙土宜采用牛粪、猪粪等冷性肥料做基肥,可使土质逐渐变好。

  壤土

  壤土是农艺性状较好的一种土壤,其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以及潜在养分含量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一般可按产量要求和作物的生长期,适时适量施肥。

  原则上要做到长效肥与短效肥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肥料与中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

  水田和旱地

  水田由于水分的移动,会将溶液中的养分带走,是施用的肥料在土壤中难以积累而引起养分缺乏。同时土壤中的水分还能将施用的肥料稀释,因而即使靠近作物根部施肥也不会对作物根系产生伤害。在水田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也不要担心氯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但水田因存在水层,易使土壤缺氧,在供养不足的条件下,会产生一些有机和无机的毒物。比如施用的有机肥在嫌气分解条件下会累积有机酸。

  因此,在水田选用有机肥时,应注意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否则会产生过多的还原物质。同时由于嫌气细菌的旺盛活动,还会增加水中氧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土壤缺氧,而导致作物根系遭受伤害。在水田,一些有机物,如氮、硫、铁、锰等会以低价形态,即氮以亚硝酸、铁以亚铁、锰以亚锰和硫以硫化氢存在。因此,在水田施用氮肥时,不宜选用硝酸盐和硫酸钾等类肥料。这是因为前者属于最易溶解和在水中移动最快的养分,除易淋失外,还易形成有毒亚硝酸盐,并引起反硝化作用,造成脱氮损失。

  而在水田施用铵肥,则因其比较稳定而能充分发挥肥效。旱地与水田相反,旱地施肥不但不会造成养分的淋失,还能使养分在土壤中逐步积累,和容易造成盐分浓度过高,因此旱地切忌在靠近植株根部位置施肥。

  同时因为硫酸根与土壤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反映,能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钙,不会增加土壤的盐浓度;而氯化钾中的氯离子能与土壤中的硫酸钙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使土壤溶液的盐浓度增加。再者,旱地也不会像在水田那样易于产生反硝化作用。此外,旱地应多种植喜硝态氮的作物。因此,旱地如选用硝酸盐如硝酸铵与以硝酸铵为基础成分的复混肥,就比较适宜。

  盐碱土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土壤,PH值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易促苗。

  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用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能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保苗。高效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每次施用量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及时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瑾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肥效不好竟因为土”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911/3537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