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粮食“三量”齐头并进 奇象源头是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5  来源:吾谷网  浏览次数:82467
内容摘要:最近两年我国的粮食领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粮食年产量稳定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逐年增加,但进口量增量迅速,同时粮食库存量也不断
       最近两年我国的粮食领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粮食年产量稳定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逐年增加,但进口量增量迅速,同时粮食库存量也不断增长,特别是玉米等品种堆积严重。这种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是以往不常见的新情况。那么,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又该怎么样破解这种局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粮食正出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并日趋严峻,若任由其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怪现象:边进口边积压
 
  为什么说“三量齐增”是个怪现象?一定时期内国家粮食状况主要取决于粮食生产能力、库存水平和进口能力。通常来说,在需求基本一定的情况下,一国粮食产量既然不断增长,进口量就不该保持高位;如果进口量不断增长,那么库存就不可能出现积压,毕竟高库存下无需增加进口。
 
  事实恰恰并不寻常。近两年,我国粮食年产量稳定维持在6亿吨以上并逐年增加,但进口量增速迅猛,去年全年粮食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同时粮食库存量不断增长,尤其玉米等品种积压严重,库存压力凸显,仓容紧张,进口量却在持续增加,出现了“边进口、边积压”的新问题。
 
  中国农村网认为,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不对称,即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进口激增的重要因素。去年进口粮食突破1亿吨,但其中七成以上是大豆,全年进口大豆7140万吨,同比增长12.7%。而国产大豆产量只有1200多万吨,表明我国大豆生产满足不了国内需求。
 
  “三量齐增”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其必然性,有些国内短缺品种确需进口,除大豆外,进口部分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满足了国内多样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余缺调剂性质。主要原因还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农业竞争力不强。
 
  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差,显示出我国大宗农产品竞争力明显减弱。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泰国进口大米完税价是每斤1.37元,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格比其高51.8%。国产优质小麦批发价是每斤1.55元,比国际市场高56.6%;国产玉米价格每斤1.24元,比进口玉米价格高65.3%。在如此价差之下,粮食加工、贸易企业进口粮食有利可图,自然动力高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孙鹤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粮食“三量”齐头并进 奇象源头是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815/351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