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荒山不再荒 800亩盐碱地变身光伏电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2  浏览次数:82883
内容摘要:  农业种植成本太高,荒山荒坡该如何利用?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界,莽莽山野,沉睡着大量土地,却一直探索不出有效的致
   农业种植成本太高,荒山荒坡该如何利用?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界,莽莽山野,沉睡着大量土地,却一直探索不出有效的致富路子。荒山荒坡到底有无利用价值,恐怕要看是否找对门路。

  吉林省松原市有这样一位业主,在“互联网+”浪潮下借助一家网上交易平台,靠着自己的800亩荒地开辟出了致富路,每年可获得不菲收益。让荒山不再荒,他又是如何唱响自己的致富经呢?

  这位叫梁勇的业主告诉记者,自己出租的土地面积大约有800亩,土地性质为盐碱地,不用说农业种植,就是最基本的绿化都无法实现。但近几年迅速普及的光伏电站为荒山荒地等闲置土地的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出路,他正是与一家光伏电站投资企业达成了交易。

  据记者了解,梁姓业主于2014年7月份开始接触光伏项目,此前受土地性质所限,大批土地资源始终无法获得高价值利用,处于低价转让甚至无处转让的尴尬状态。梁勇表示,荒山荒坡与光伏的联姻堪称是天作之合,一方面光伏电站盈利能力强,资源报价相对有底气;另一方面,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大、生命周期长,而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最适合建设此类项目。

  不过梁勇坦言,项目洽谈之初进展并不顺利。资源业主与光伏投资商分处不同领域,又缺乏高效对接的互联网平台,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了双方需求。另一方面,梁勇们对光伏行业相对陌生,不了解光伏电站建设用地要求和标准,很难详细解答光伏投资企业抛出的各种“苛刻”疑问。

  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勇在寻找投资企业时,发现了一家专门从事光伏电站和资源交易的网站—PVtrade光伏交易网。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光伏资源、电站交易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其为像梁勇这样的土地业主,及光伏电站投资商架起了交流互通的桥梁,把看似普通的闲置资源与光伏产业连接到一起。

  梁勇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感受,“看到PVtrade专业光伏交易平台时,我感觉自己把荒地与光伏结合不仅仅是个人想法,而是符合光伏产业发展趋势,自己的盐碱地绝对是一笔大财富,不用再“晒太阳”了。于是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信息发布到了这家网站上。”

  在网站项目顾问的指导下,梁勇根据投资者的关注点完善了资源信息,没过几天就开始收到投资企业预约考察的申请。网站专业顾问还帮助他对投资者进行筛选比较,协助解决投资者提出的专业性问题。最终,梁勇成功与国内某知名光伏开发商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利用800亩荒地共同开发2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东部省份光伏装机量猛增,光伏与农村、农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会出现大量以农光、鱼光、屋顶分布式为主的光伏电站,让未利用土地、荒山荒坡、滩涂、鱼塘、湖泊等土地资源身价倍增。

  梁勇感慨道,“像自己这样拥有大规模闲置土地的业主有很多,其实对光伏投资者来讲,荒山荒坡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只是多数业主当下还缺乏把资源嫁接到光伏的意识。在家乡松原市的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已经将村集体土地及全部村民承包土地打包成立合资公司,建设数百栋钢结构温室蔬菜大棚,这些其实都能够与光伏发电项目完美结合到一起,让光伏发电带动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实,梁勇的个人构想早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2014年10月份,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方案》明确指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

  光伏与农业,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产业互相融合,用现代农业解决光伏用地问题,用光伏发电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优势互补间蕴含了万亿商机规模。

  不过梁勇最后强调,光伏与农业结合离不开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专业指导,因为传统农业从业者缺乏与光伏结合发展的意识,不熟悉光伏用地标准,也没有相应渠道与光伏企业深入接触。以PVtrade光伏交易网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就是这样一种桥梁,帮助荒山荒坡探索出高效开发“疗法”。

  光伏让荒山不再荒,把荒山荒坡变成“金山银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荒山不再荒 800亩盐碱地变身光伏电站”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812/3512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