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我国亟需粮食品牌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05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735
内容摘要:  我国粮食品牌建设总体上还很落后,粮食品牌没有形成合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少。粮食产业正在进入大流通、大融合时代,培
   我国粮食品牌建设总体上还很落后,粮食品牌没有形成合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少。粮食产业正在进入大流通、大融合时代,培育大粮商,需要大魄力,我国应从战略高度支持现代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通过内部加强整合,外部加强联合,推动产业重构,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

  在我国粮食连续丰收的大好基础上,如何解决粮食数量增长、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与消费者需求升级之间的矛盾?推进粮食品牌化建设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区域性粮食品牌涌现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模式,推进品牌培育和整合,一批区域性粮食品牌涌现出来

  通过多年的粮食品牌化建设,我国已形成一些区域性的粮食品牌,如黑龙江的北大荒大米、五常大米,吉林公主岭市玉米、辽宁盘锦大米、湖北荆州大米、河北优质小麦等,这种粮食品牌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东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地板砖铺就的生产车间一尘不染,两条大米加工生产线实行全封闭运作。东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水稻种植、稻米加工为主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大荒地”是吉林省知名品牌大米。公司总经理刘延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他们公司拥有绿色水稻种植基地4500公顷,有机水稻种植基地600公顷。为了保证大米的质量,公司从源头上确保稻谷质量。当很多企业都在为稻谷最低收购价高而抱怨时,东福米业公司却以远高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收购稻谷。“我们生产的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很好卖,稻谷价格虽高,但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因为我们有品牌。”

  走品牌化道路,已成为粮食行业的共识。吉林省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吉林省推动大米品牌建设,整合区域内大米品牌,以“梅河大米”、“延边大米”、“榆树大米”等为代表的大米品牌在北京上海、福建等主销区表现十分抢眼。如今,借助“互联网+”,吉林大米成功登录淘宝网。据了解,目前吉林省正在加紧制定大米品牌建设建设规划,通过地理商标的认定,提高吉林大米美誉度。

  同样,老牌粮食主产区湖北省正在改变有质量、有数量却没有品牌的状况。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模式,推进品牌培育和整合,福娃、桥米等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湖北粮食正向品牌化迈进,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湖北人吃湖北粮,让全国更多的消费者吃湖北粮。”湖北省粮食局副局长熊贵斌说。

  粮食质量是核心竞争力

  建立粮食品牌,关键是要把好粮食质量关,把来自粮食生产、储藏、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北大荒”品牌的建立,得益于北大荒集团对质量严苛的控制。记者曾经到北大荒粮食基地、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和产品直销店采访,他们对从田间到餐桌漫长的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在粮食生产环节,他们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在加工环节,从原粮收购、加工到大米入库出库,都要进行严格的质检,确保入库产品、出库产品100%合格。北大荒集团迎春制米公司负责人说,公司大米从种植到加工的检验项目多达100多项,比国家标准多出60多项。在销售环节,公司成立了市场监察部,在市场上定期、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

  建立粮食品牌,关键是要把好粮食质量关,把来自粮食生产、储藏、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为了控制粮食质量,许多企业纷纷选择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建立粮源基地。湖北福娃集团目前已经建成1万多亩有机稻生产基地,未来3至5年时间生态水稻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万亩。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是福娃公司确保大米加工品质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粮食行业全面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粮食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方兴未艾,全国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全面建立。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所有粮油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承担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牢牢守住粮食质量安全底线。

  亟待培育中国大粮商

  推动粮食品牌建设,要加强粮食品牌整体统筹规划,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核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品牌

  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粮食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很小,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较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粮食品牌建设总体上还很落后。比如,粮食品牌没有形成合力,缺乏粮食品牌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知名粮食品牌,粮食品牌营销体系不健全,渠道环节过多、渠道主体过多、渠道组织化程度低等。

  因此,推动粮食品牌建设,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的监督引导作用,形成品牌建设合力。比如整合粮食品牌,目前国内粮食品牌“多而杂”,但是对内竞争力不强,对外影响力较小。每个粮食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比较低,既不成规模也不利于宣传推广。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粮食品牌整体统筹规划,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核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品牌。

  一些粮食主产区依托当地粮食市场建设,积极宣传本地粮食品牌,拓宽粮食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提供批发交易、展示直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了粮食品牌的升值。

  当前,粮食产业正在进入大流通、大融合时代,国际上四大粮商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贸易量。国内来看,中粮集团、京粮集团、上海粮油等大型粮食企业竞争力虽然越来越强,但总体上我国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少。我国应从战略高度支持现代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通过内部加强整合,外部加强联合,推动产业重构;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粮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詹邦洋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我国亟需粮食品牌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805/350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