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保护黑土 兼顾农业可持续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8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492
内容摘要: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耕地质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耕地质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土壤进行整治,对耕地进行修复,我国耕地保护与治理初显成效。本报选取了黑土地保护、建设用地复垦、农膜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典型地区进行了调研采访,探求如何在保护中利用耕地,在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兼顾耕地资源环境的农业可持续之路。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对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曾经黑黝黝、抓一把能出油的黑土地,如今已疲惫不堪逐渐变薄。如何让黑土地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恢复“体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伴随农业部、财政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的启动,记者近日再一次来到东北,探寻黑土地的保护利用之道。

黑土变薄令人忧

原来“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如今正发生改变。由于超强度的开发利用,黑土地退化明显。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村党支部书记闫中杰挥锹挖开了一块地,不到30厘米,便露出了黄土层。前一段,专家告诉他:“黑土层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60至70厘米,下降到平均20至30厘米,并且还在继续退化。”

行车的路途上,记者看到高速公路两旁的坡地、林地很多已经变成了耕地。据介绍,原先的不少大豆田也变为玉米地。吉林省农安县创业村农民姜成辉说,大豆能固氮肥地,过去东北不少农民都习惯粮豆轮作,利于提高土壤地力。但种大豆效益低,每亩纯收益不到玉米的一半,现在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种。

“感觉黑土层营养越来越少,不得不多施化肥。现在种6亩玉米,化肥底肥就得600斤,追肥还得500多斤。化肥用量比20年前增加了近一倍。”姜成辉说,如今,粮食产量靠化肥顶着,由于有机肥源明显不足,大部分农田已多年不施有机肥。农民们说,以前的土地土壤层较厚,脚踩上去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现在许多地方土壤板结得厉害,踩上去根本看不到脚印。

吉林省黑土地耕地面积达52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成以上。吉林省农委巡视员于文波说,每年流失表层土壤平均可达0.3至0.7厘米,耕层有机质以每年0.1%的速度下降。耕地的犁底层深度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20厘米左右下降到13厘米。土壤的持续供肥能力下降,作物病害发生频率提高。

据监测,黑土表层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一部分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至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40至50厘米,部分地区下降到20至30厘米,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完全丧失腐殖质层的“破皮黄黑土”。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近些年来,东北黑土区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大豆、杂粮等肥田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同时,农家肥使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黑土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在作物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耕地地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土壤贫瘠化。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约4.8亿亩,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很重要。黑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专家已发出警告,如果不加以保护,黑土继续退化,东北“大粮仓”的基础不牢,优势也会失去。引以为自豪的宝贵黑土地资源将不复存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应冲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保护黑土 兼顾农业可持续之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728/350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