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增强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8  来源:农视网  浏览次数:82175
内容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来到位于海兰江畔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进村前,经过一大片水稻田。习近平说:中国有13亿人口,
   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来到位于海兰江畔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进村前,经过一大片水稻田。习近平说:“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

  在吉林考察时提出“粮食生产也要打出品牌”,是非常切合当地实际的。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有全国最丰富的农业资源,另一方面总体上却不能把这些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事实上,在去年12月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让品牌来保障人民对质量安全的信心。这就为我们研究粮食生产品牌化带来了两个意义:1、对于生产、加工企业,品牌化可以卖出好价格,提高效益;2、对于行业来说,品牌保障了对质量安全的信心。

  国内的农产品还处于同质化严重,品牌效益不突出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形象不突出

  例如水稻是吉林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有80-100万吨向外输出,但现在在吉林注册的100多个品牌,却没有一个在全国知名。市场上多是无品牌的散装大米。即使有品牌,也多是“免淘大米”、“清水大米”等毫无特点的名字。

  2、品牌设计雷同问题严重

  许多地方的农产品有抢注品牌等现象,产品设计特点也不明显,往往在品质、加工、名称、外包装设计上雷同。导致宣传乏力、恶性竞争,没有形成合力和品牌效应,发展难度很大。

  3、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由于品牌产品意思薄弱,导致科技含量较低,很多初级品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流入市场,参与竞争。照成产品价值低,利润微薄。

  尤其农产品是一个有明显地域品牌差异性,最容易依据品牌进行发展。我国目前是通过“三品一标”进行品牌的认证。那国外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美国注重科教创新提升品牌价值

  美国1914通过《史密斯-利弗推广法》,形成了与农业生产第一线紧密联系的教育、研究推广体系。大大提升了美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业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品牌意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使美国形成了以注重科教创新为核心,注重基础教育、高投入研发、申请专利、销售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模式。

  日本政府特色化的农产品品牌建设

  日本政府推行“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农产品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智慧,注重发展和挖掘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出农产品品牌。更重要的是,日本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非常全面。比如日本为自己的种业提供DNA鉴定图谱进行鉴定、区别。日本收取高额的知识产权保护费用保护农产品科研机构的权益。

  法国政府的精品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法国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法国酒和食品一直在全球享有盛誉。法国农产品之所有有这样的名声,与法国农业部和法国食品协会大力推进的法国国家精品品牌建设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提升本国农产品的形象。法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并建立了多种品牌建设促进机构进行农产品品牌推广活动。

  对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

  1、设计自身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精准的定位来自于深入的产品分析、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研究。要通过上述渠道进行自身的定位设计。

  2、品牌的传播推广

  企业可通过权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也要积极参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的品牌展会等活动提升自我的知名度。

  3、进行优势创新

  加大科研的投入,挖掘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努力提升自我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利润。

  4、品牌的整合和扩张

  整合一些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和企业,集中打造一批有实力的品牌化组织,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应冲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增强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718/3499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