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中国在促进粮食和营养安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营养不良(饥饿、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仍然广泛存在,新出现的许多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加剧了它的复杂性和影响范围。
未来这些问题不仅可能会羁绊住中国在粮食和营养安全领域的努力,还会显著增加经济成本。
以可持续的粮食和营养安全为目标,采取综合的政策和投资计划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国食品生产体系的效率和质量,还将促进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增长。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比中国更理解2050年养活90亿人的难处。中国的食品生产体系需要在一个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养活不断增加且越来越富裕的人口。
同时,中国的自然资源基础越发脆弱,气候变化影响着天气和温度规律,食品安全被越来越多人质疑——这些都是对中国粮食和营养安全的威胁,并且造成了很高的经济成本。农业对促进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还可以提高粮食和营养安全水平。
过去的35年,中国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转移的快速转型。1980年到2013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2005年购买力平价PPP为标准,以平均每年9.6%的速度增长,2013年中国的GDP规模几乎是1980年的20倍(世界银行2015年数据)。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最近的中国经济增长率趋缓(7%左右),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更有持续性的、侧重于效率和质量的国内消费驱动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