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点子 » 正文

广西省精准扶贫,打响扶贫“攻坚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6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23127
内容摘要: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代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代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会议传达、专题研讨、中心组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进一步认清广西贫困短板之短、硬骨头之硬;自治区、扶贫工作重点市、片区县和重点县的扶贫办主任普遍“高配”,增设广西扶贫信息中心等机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广西正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采取非常力度、非常手段、非常举措,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向贫困发起“总攻”。

  抓紧——时不我待,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

  1012万、950万、755万、634万、538万——这是近5年来广西农村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

  集“老、少、边、山、穷、库”多种困难于一身的广西,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广西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通过“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方式,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困区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扶贫开发成就显著。

  但是,广西现有的5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缺水少土、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水库移民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绝大多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先看区情,算清“特点账”。广西有87%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革命老区,贫困人口中的58%都是少数民族,66%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5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石漠化片区。广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处于边远偏僻的高山大岭,远离城市,交通难,发展更难,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摸清底数,算清“差距账”。目前,广西是全国贫困人口总量超过500万的6个省区之一,贫困人口总量排全国第四,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6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倒排工期,算好“脱贫账”。面对硬任务,广西已倒排工期,立下愚公志:按照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2016—2020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90万人以上,到2020年底减少贫困人口538万人。同时,激励贫困县逐年、有序退出,2016年力争贫困县脱贫5个,2017年脱贫7个,其余在2020年底前脱贫。

  细账一算,责任感、紧迫感油然而生,广西各地迅速行动。百色市立下军令状,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结合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保如期完成减贫任务;河池市出台整乡推进扶贫工作方案,11个县(市、区)各选1个乡开展整乡推进综合扶贫开发,决定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10项工作。崇左市把振兴革命老区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惠民富民工程,集中150天时间,启动100个项目建设;柳州市制定出台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建立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实施精准有效扶贫的意见……

  一个共识已在广西凝聚:扶贫,不是单项工作,而是战略任务,是民生之首,是发展之要,是赶超之基。扶贫攻坚,广西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

  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自治区主要领导念兹在兹。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多次深入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就扶贫开发专题调研。今年3月22日至24日,彭清华在自治区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强调,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扶贫攻坚是其中最大的“短板”和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指明的主攻方向,“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突出精准扶贫,统筹抓好教育、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搬迁等各方面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自治区主席陈武也多次深入百色、河池等地调研。今年4月8日到9日,陈武在百色调研时强调,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精准”的要求,扶贫到户、到人,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户家庭、一个村屯掉队。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移民扶贫,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持续性。

  抓准——瞄准靶心,定向施策,点对点精准到位

  “上面一盆水,下面毛毛雨”;扶贫资金“撒胡椒面”,扶贫项目“失了准头”;贫困户是谁、在哪、多穷,往往是笔“糊涂账”……广西创新工作机制,从“识别、扶持、管理、考核”四个方面发力,精确制导,点准穴位。

  “虽然没能成为扶贫对象,但我心里服气。为啥?公平,公开,公道!”上林县白圩镇狮螺村村民覃奇南坦率地说。

  6年前,覃奇南的堂侄成了孤儿,一直由他抚养。以往,乡亲们能关照则关照。但是,选扶贫对象时,乡亲们成了“铁面包公”:奇南负担虽重,但能力强,家住楼房,收入也不低——“硬指标”与贫困户标准不符,票不能投给他。

  “一户一票的民主评议是第一关,然后是屯、村、乡镇三级公示和走访抽查,严格的标准和制度,堵住了造假的漏洞。”上林县委书记韦志鹏说。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谁是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等问题搞不清,就会导致应扶未扶、工作脱靶、谬之千里。

  广西通过强化措施和机制,规范对贫困户识别的操作流程,严格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道“关卡”,确保贫困对象源头精准。2014年,广西顺利完成建档立卡工作,识别出贫困村5000个、贫困户172万户、贫困人口634万人。今后,广西还将继续完善,及时更新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赴“百家宴”,竟然给“拦”在寨外。

  身着民族服饰的侗哥侗妹们说:不唱歌,不给进寨。东道主唱起侗族迎宾曲,自己跟着唱和才被放行。“吃百家宴,纳百家福,成百样事,享百年寿”。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侗家百家宴让不少群众“放下锄头当起演员”,吃起“旅游饭”。

  精准扶持,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广西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将整乡整村推进与扶持到户相结合、产业开发与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相结合、物质扶贫与智力扶贫相结合、就地扶贫与易地搬迁扶贫相结合,促进贫困村脱贫摘帽。同时,遵循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务求增收脱贫的帮扶资源和帮扶措施点对点落实到户到人。

  “林书记来了后,贫困户住进了新房,乡亲饮水不再难,娃娃们有了娱乐设施……”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龙英村村民李新文乐呵呵地说。作为自治区政协第二批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 林玉椿吃住在村、帮扶到户,让龙英村渐渐变了模样。

  带着深厚感情和沉甸甸的责任,广西两批6000多名机关干部离开原单位,“脱产”到壮乡最贫困的村庄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助发展,誓让穷山换新颜。

  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广西建立扶贫工作台账,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财政投入、时间工期等。同时,让人员下沉,动态监测帮扶措施到位情况,确保扶贫对象应扶尽扶、科学帮扶、精准脱贫。目前,广西已选派3.4万名干部组成111个扶贫工作队进驻1.4万个行政村,落实定点扶贫帮扶单位7677个,所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3个以上区直或中直驻桂单位定点帮扶。

  瞅着长势喜人的核桃树,陆祥明满脸喜悦。“按目前行情,60亩核桃今年能收入6万多元。但再过几年,棵棵都是‘千元树’哩!”这位河池市凤山县乔音乡同乐村的老乡喜滋滋地说。从陆祥明的果林举目四望,成片成片的核桃林郁郁葱葱。

  河池,是广西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石漠化土地比重超过1/4。瞅准核桃耐旱、耐瘠,又能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河池2012年开始“整市推进”核桃产业。舞起考核“指挥棒”,河池短短3年时间就新植核桃200万亩。据测算,步入盛产期,全市核桃产值将超30亿元。石头缝里,一棵棵绿色“核银行”,正拔节生长,承载起陆祥明们的脱贫致富梦。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保障。为此,广西正研究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扶贫攻坚的目标顺利实现。

  自治区主席陈武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全力落实、组织上全力保障、政策上全力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提高精准度,啃下“硬骨头”,抓产业扶贫换穷业,抓教育扶贫拔穷根,抓移民扶贫挪穷窝,切实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抓到位——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变“漫灌”为“滴灌”

  “一亩温克葡萄,等于一辆柳微车。”初夏,记者在兴安县贫困山区漠川乡采访,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原来,漠川地处偏远,经济落后,老百姓主要靠外出务工赚钱。当地政府整合各种资源,通过补贴水泥柱、加强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立温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并促成葡萄合作社的建立。现在,温克葡萄已成为漠川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8000亩。该乡还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中国温克葡萄第一乡”称号。

  要斩断“穷根”,必须整合资源,并变“漫灌”为“滴灌”,进村入户到人,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唐仁健介绍,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具有广西特色、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扶贫政策体系,确保扶贫攻坚组织保障到位、发展规划到位、资金投入到位、重点工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

  组织保障到位。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蒋家柏介绍,为落实习总书记对广西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广西及时充实加强扶贫工作力量。在自治区层面,由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兼任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扶贫工作重点市的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市扶贫办主任,片区县和重点县扶贫办主任普遍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全区片区县、重点县有70%的乡镇明确了负责开展扶贫工作的机构,为贫困对象建立服务窗口,畅通服务渠道。此外,又在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加挂广西扶贫信息中心牌子,增加一个内设处和4名事业编制。部分市、县增设扶贫培训中心(社会扶贫中心或扶贫信息中心)等扶贫机构。

  发展规划到位。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广西组织开展《广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广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2011—2015年》的总结评估。在此基础上,启动广西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以及整村推进“十三五”规划,贫困革命老区精准扶贫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将目前尚未实施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中重大项目,列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资金投入到位。建立健全财政扶持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明确各级的投入份额或比例。今年,自治区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再增加3亿元投入扶贫开发。县一级要在资源整合和使用监管上做文章,建立资金整合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启动新的“结对帮扶”行动,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区内外国有企业与全区5000个贫困村“结对子”开展结对帮扶。

  重点工作到位。围绕实施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继续支持41个片区县和重点县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覆盖更多贫困村、贫困户,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加大以奖代补力度,鼓励和扶持贫困户发展一批“短平快”增收项目。同时,把教育培训扶贫工作抓到位,继续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抓好社会扶贫济困,深化金融扶贫工作。

  监督检查到位。创新举措,加强监管、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报账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区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时监控系统,建立资金使用预警机制。继续开展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评估、审计监督,加大专项行政监察力度,进一步健全扶贫资金项目审计、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行政监察结果通报制度。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上来,以‘天降大任’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贫困地区群众早摘‘穷帽’。”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话语掷地有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宇新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广西省精准扶贫,打响扶贫“攻坚战””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526/3477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