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农民脱离土地的顾虑
土地还是农民承包、经营,种什么、怎么种农民说了算,产的粮食也归农民。合同一年一签,农民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守地务农,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土地托管给专业服务组织,节本增效,农民收入倍增。
“你看这麦穗,一眼望去,又密实又齐整,接下来一个月如果没大灾,肯定大丰收!”山东省嘉祥县马海村的马心竹是村里有名的种田能手,5月7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麦田里察看长势。
马心竹家的几亩地如今已经不用自己亲自种,从去年起他就托管给嘉祥县联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因为他心里有本明白账:“连片托管,用大农机耕种收、厂家直供农资,省力省心又省钱。去年麦子每亩打了1000斤,玉米打了1200斤,自己种每季也就八九百斤,节本加增产,每亩能多收200块钱。”
如果为了省力又挣钱,为何不流转出去?
“流转土地一口气就要签十年,现在租金是每亩1000块钱,十年后还是这个价,那多不划算?托管出去,种地还是我说了算,产的粮也归我。”
“土地托管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既能规模化经营,又保留了农民的经营权,从长远看,还为进城农户保留了退路。”山东省委农工办主任王泽厚说。
记者在一份马海村村民马福秋与联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签订的土地托管合同上看到,马福秋将自家2.7亩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负责全程机械作业,选用的种子、农资须与马福秋商定,价格应低于市价10%,收获的粮食全部归马福秋,合同有效期一年。
合作社理事长马留绪说,合作社成立短短3年,托管土地已经达到3万亩,涉及两个乡镇的40多个村。
山东是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土地托管”模式的省份,据省农工办统计,山东土地托管服务面积已达2000万亩,约占山东省耕地总面积的20%。
梁山县五里堡村村委会主任刘晋京说:“以前,农民出去打工,麦收、秋收得回来两趟,麻烦不说,路费加上误工费,都抵得上那几亩地的粮钱了,所以很多地都撂了荒。有了托管服务,撂荒的地都重新种起来了。”
破解新型经营主体服务难题
老韩当了十年的种粮大户,手头真正宽裕起来,是土地托管服务把农机、农资、植保、技术送上门以后。以前,每年挣的钱买农机、租晒场、付土地租金后,剩不了多少,遇上灾年还得赔。如今,难题迎刃而解。
韩应科是嘉祥县运韩村的种粮大户。“都知道种地有规模才有效益,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韩说,“头些年,资金周转不开,没有收割机,一到收获的时候就着急。麦收的时候尤其紧张,还要抢种下一季玉米,一等就耽误了。”
粮食晾晒是老韩大规模种粮后遇到的最大难题。2006年,玉米收获后没地方晾晒,老韩只好把玉米在地里放了一周,正赶上阴天下雨,他每天请工人翻粮透气,玉米还是出芽了,没卖出去,当年就损失了十几万元。
这两年,镇上成立了天成玉米合作社,提供托管服务,韩应科的农机、晾晒难题都解决了。眼下,地里正在打药,合作社的新型自走式喷药机服务上门,老韩不用亲自下地,100亩地一上午就喷完了。
在天成玉米合作社记者看到,烘干塔、粮库、农机库一应俱全。合作社理事长薛改青说,烘干塔是去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的,每天能烘干200吨粮,这几年镇上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合作社多起来,对烘干仓储的需求很大,但个人投资又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看准了这一点,她去年狠下心出钱建了烘干塔,当年就收回来几十万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分散的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是目前土地托管的两大服务对象。分散的农户需要组织动员,托管难度较大,而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托管的需求是主动的,且十分迫切。梁山县韩垓镇供销社合作社提供土地托管服务的1万亩土地中,绝大部分都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地。嘉祥县农业局经管办于洪洲说,县里目前有上千家合作社,专门提供土地托管服务的只有30余家,发展空间还很大。
土地如何“化零为整”连成片
规模化是土地托管的前提,让农民同意托管、获得农民信任,是首要难关。山东土地托管探索出与村“两委”合作的模式,在利益分配上,按一定比例给村集体留一部分,有些村的集体经济多年来终于有了零的突破。
省力又增收,为何农民还不愿意托管土地?“你去跟他说,他不信任你。村里种地的大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让他们接受很困难。”梁山县黑虎庙镇供销合作社理事长李明东说。
“要借助村‘两委’的组织优势,推动土地托管。”济宁市供销社主任王春明说。2012年,梁山县委组织部与供销社联合发文,推动村“两委”做好农民工作。到目前,济宁13个县区中已经有7个县由政府组织推动了“村社共建”的土地托管。
赵水坑村有520名村民,一半以上都在外打工。“剩下的都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村支书王永胜说,“村里的地没人种,可农民又不愿交出来托管。”
“那时候天天开会动员,做了两个礼拜的思想工作。终于有几户同意了。”王永胜说。头一年,村里以50亩地做示范,村民们看到,收成好,又赚钱,地和粮还是自己的,这才放心了。今年,赵水坑村托管的土地达到了500亩。
记者了解到,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分为全托管和半托管,只提供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的服务叫做半托管,提供生产全过程服务的称为全托管,在全托管模式中,农民获得保底的粮食产量,多出来的部分农民可获得分红,村集体也可留一部分。
马海村村支书马有信说,在村“两委”组织下,土地托管实施了两年,村集体经济多年来终于有了零的突破。“以前,村里装了路灯,却交不起电费,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开。搞了土地托管以后,每年村集体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能给村里干不少事。我们村干部在村里的威望也更高了。”
向产后加工领域延伸是方向为规范土地托管服务,避免重复投资,山东开始推广建设辐射3-5公里的为农服务中心,除产前、产中服务,还增加了仓储、烘干设备,这是粮食初加工的雏形,未来,向着农产品深加工延伸是必然方向。
王春明说:“随着土地托管服务组织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规范服务方式、整合服务资源的必要性。”从去年起,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开始建设辐射3-5公里的为农服务中心,为周边村民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记者在嘉祥县万张镇为农服务中心看到,农机库、粮库正在加紧建设中。该中心负责人马留绪说:“为农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整合各类资源,为土地规模化服务。以前的农机手都是单打独斗,作业区域分散,费时费油,如今在中心统一调配下,可以就近进行规模化作业,亩均服务费降下来了,收入还增加了。”
记者走访了4个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均表示,不仅能更好地服务生产,也能降低服务成本。以烘干机为例,万张镇、卧龙山镇等4个乡镇的为农服务中心联合起来,一起购买烘干机,市价40万元的烘干塔,最终以34万元的价格买下来了。
卧龙山镇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庆贵说:“中心还组织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包括种粮、种菜、养殖、农机等各类合作社,把农民联合起来,才更有市场话语权。”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服务?王春明表示,目前正在建设的烘干和仓储等设施是基础,下一步要将服务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领域,这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