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事业有成青年“归巢”当村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08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3829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村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那些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闯荡了,留下老弱病残留守村庄。然而近年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村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那些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闯荡了,留下“老弱病残”留守村庄。然而近年在一些地方,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温州农村,现在越来越多“少小离家”在外创业有成的企业家开始归“巢”,担任村书记、村主任。

  他们为何返乡任村官?这些“能人”村官对于农村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又有哪些作用?

  谁愿回来当村“官”?

  4月13日,记者到温州乐清市北塘村采访时,几个村委在开会。根据今年规划,村里要建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他们正合计着,结合本村实际,拿出土地改革方案。

  2008年北塘村推举在山西成功创业的苏德生为村主任,如今他已连任三届,书记、村主任“一肩挑”。而村两委班子,12人中有7人是“企业家”。

  苏德生告诉记者,他当村官主要是骨子里的“乡情”。尽管十几岁就离开家乡,闯荡商海。20多年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除了每年春节、清明和端午等重要节日,他已经很少返乡了。2003年老父亲病逝,他在村里住了半年,这一次给他的“震动”很大。“当时,村里很多小电镀厂,违章棚子随处搭建,污水直排入河,空气污染十分严重。”他感慨,自己赚了那么多钱,家乡还是一副穷模样。他决定,先拿出一笔钱来治水修路改善环境。“我的‘根’在北塘,将来还是要‘落叶归根’的。”

  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乐清市就有大量在外创业“能人”回乡担任村干部。截至去年,全市911个村7855名村两委班子中,4304名有外出务工经商经历,占总数的54.79%。而在该市芙蓉镇,“能人”村官已经形成一个群体。全镇59个村,“能人”当书记和主任的就超过50个村。

  雁荡镇小岙村的陈全妙是2013年被“叫回家”来当书记的。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村级组织换届前夕,乐清市组织部门到各村巡查。一行人刚进小岙村,就被村民团团围住,大家七嘴八舌揭村两委的“短”,说村干部不团结,开会就吵架,周边村发展突飞猛进,他们村10年“动也不动”。

  陈全妙说,“责任比生命重要,信念比金钱重要”。他在上海接工程,每年稳赚几十万元,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眼睁睁看着自家的村庄变成落后村我能‘见死不救’吗?”现在,陈全妙每天马不停蹄跑市里、镇里,为村里的项目争取政策和资金。“虽然辛苦,心里很踏实。”他说。

  有人分析“能人”之所以愿意回乡当村官,大致有三种情况:因为家乡情结,感到自己有责任,要把村庄建设好;为了实现个人抱负,要借个平台施展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年龄大了想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记者在采访中多次问“能人”为什么愿意当村官?他们说当村干部是“争气不争财”,没有报酬反而倒贴,近乎义务还要受气。但是有人坦白:当村干部可以带来面子和荣誉,获得村民的尊敬和后人的好评。一个“能人”村主任对记者说,他之所以愿意放弃每年数十万元的企业收入,不是因为这个村“官”有多大,而是图个心安。他说经济上获得成功后,就希望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做一点好事,获得村民的认同和好感,当村干部为村民办实事是他获得声望的重要途径。

  村“官”们都做些啥?

  汽车在乐清芙蓉镇西塍村一个仿古建筑前停下来,记者还不相信这个像博物馆一样的地方就是村委会的办公楼。

  村支书余晨曦介绍他2004年上任后,村庄突飞猛进的变化:眼前的新大楼是村两委2005年的“杰作”。大楼前占地30亩的公园以前曾是最脏的垃圾场;2006年村里又修了500米的堤塘,之后每年台风季来临村民都安然无恙;此外,村里建造了贯穿全村东西南北的二纵二横大马路,每条都有8米宽。现在,全村都是新房子,贫困户也有一半人住上了安置房。

  余晨曦说,村官虽然是基层“小官”,可是责任、义务和任务一点也不少。从大了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按时完成和办理上级下达的诸如计划生育、植树造林、农田水利、秸秆禁烧及迎接检查等工作任务;从小处讲,也要处理为群众开证明信、盖章和调解民间纠纷等鸡毛蒜皮的事。“村里的事情做不完的”,当了10年村支书的余晨曦体会很深。

  村主任张建斌说,“村干部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你做得好,百姓会说你好。外人来村当干部,干一阵子就走了。我们是本村人,干得好子孙都被人尊敬,干不好‘遗臭万年’。”

  2003年,西塍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现在“资产上亿的有六七户,上千万元的多得是。”张建斌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公路,环境也差,最好地段一间地基才1万元。现在,连犄角旮旯一间地基少说也值20万元,好地段已经超过50万元。一些在镇里买了房子的村民近年都陆陆续续回来翻新房子了。

  温州农村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个人富、集体穷。根据2014年的统计,全市5405个行政村,“空壳村”就有3546个。由于村里集体经济薄弱,没钱办事,有点“本事”的人都往外跑了,于是导致很多村管事不力,理事更难,村两委班子的执行力弱、凝聚力差。

  这种恶性循环近年被一些“能人”村官打破了。苏德生是力度最大的一个人。他从第一次高票当选村主任起,就制订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一步先治水整环境,第二步建道路夯基础,第三步集中土地规模经营。第一年他就投资700多万元,结合村庄道路拓宽硬化,把超万米排污管通到每户村民的家中地头,分片建造了6个沼气处理池集纳生活污水,每户补贴700元让400多户旧房户自行改厕新建化粪池。2009年起,在每亩400元稻谷市场价的基础上,再每年增加50元补给农户,使全村土地流转率达97%。村里还成立了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以草莓主打,同时种植葡萄、火龙果、柑橘、西瓜、小白菜、花卉等,平均一年一亩有1万元利润。

  现在,北塘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拿300元养老金,一家老两口一年啥也不干就有7200元收入。村办公室主任苏静告诉记者,村民可以向合作社承包种植,也可以上班领工资。过去辛苦劳作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足不出户”平均几万元,多的还能拿到20多万元。

  按照村支书兼村主任苏德生的思路,接下来该村还要进行土地改革,把北塘建成一个集农业观光、采摘游、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5年之内,村里每年收入将超过3000万元”。展望未来,苏德生信心满满。

  村“官”问题也不少

  目前,乐清市的“能人”村官中,“正常坐班”的只有12.11%。这些人一般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在外事业发展较为顺利,运转良好,牵扯精力较少,或是将生意事业交付家人打理,自己安心或主要精力打理村里的事;而81.61%的人是“两头兼顾”。他们以村务优先,村里有事时,在村里行使职责,办完村里事务又外出,有事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虹桥镇寨桥村主任钱云孟,就是个“空中飞人”,每月都乘飞机回来参加支部学习会,向村党支部汇报本月工作和下月打算;还有6.28%的村两委主要干部长期在外,指定他人负责村务。有重大事项时向其报告沟通,再回家参与决策。

  毫无疑问,“能人”村官给农村带来成效有目共睹,但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所在村出现村级组织运行混乱、村务决策搁置、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弱;回乡村干部个人出现不想再干的思想问题和不能再干的客观原因。

  对此,乐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乐供分析认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队伍不稳定,工作热情持续性不够。这些“能人”回乡担任村干部,部分是临时被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个人投入了大量物力和财力,却因工作难以推进,做好做差都有闲言碎语,导致他们当选“第一年雄心、第二年灰心、第三年死心”的现象也有发生。

  工作内容重视硬件忽视软件。“能人”村官上任后都想立刻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所以往往热衷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而缺乏对村庄发展的长远规划,更忽视基层组织建设。据统计,在乐清“能人”村官的村子里,有55.5%的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28.5%的村进行修桥建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4.6%的村启动了旧村改造工作,只有12.1%的村开发效益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样就容易产生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和只顾眼前的“短期行为”。

  工作方式方法简单。“能人”村官由于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得不深不透,缺乏处理农村繁杂事务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程序不到位,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有的凸显个人作用发挥,习惯搞“一言堂”,工作开展起来阻力就很大。

  时间精力难保障。绝大多数“能人”村官都是“空中飞人”。村内事务较多,没有时间深入群众,造成脱离群众。同时,由于他们在家时间较少,致使镇街对回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的监管不到位,甚至对隐性“权力寻租”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手段。

  陈乐供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乐清市着力做好六件事:

  “筑巢引凤”,打造良好的基层环境。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基层保障投入,深入推进村民中心和红色阵地建设,切实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组织“五星争创”和“红色细胞工程”,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能人”回村打造良好的基层工作环境。

  “走亲连心”,切实强化与“能人”们的交流沟通。以域外支部为阵地,以“红色细胞工程”为平台,强化与外出“能人”们的沟通交流。同时大力宣传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以及家乡建设的新动态,鼓励“能人”为家乡贡献力量。

  业务培训,提升“能人”基层工作能力,强化法治意识。比如九龙村刘可新主任的九龙茶叶基地就是积极响应市农办政策,成立专门合作社来进行管理,更是早早地注册好九龙叶的商标,今年已经把2016年的茶叶预定完。

  排忧解困,为“能人”顺利开展基层工作做坚强后盾,提振信心。党委政府定期开展下村走访活动,听取“能人”们的意见建议,为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难题积极献计献策,努力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

  搭建平台,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完善支部书记例会等制度,搭建农村干部交流学习平台,推广各村在工作中的好做法,充分发挥“能人”们的自身优势。

  严格考核,强化监督,切实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严格落实“双述双评”制度,强化对村组织主要干部的考核,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加强农村基层作风建设,加大“三资”监管力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确保“能人”们思想靠得住,工作干得牢,饭碗端得稳。

  “能人”回家当村官被需求、能当选,可以说是其自身优势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结果。他们大多有开阔的视野,有发展的意识与思路,有经济实力和责任感,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也有解决农村问题的基层途径和基础,部分满足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建设资金引进、建设主体引入、基层矛盾化解等问题。

  从政府层面上,如果能加强对“能人”回乡当村官的把控和引导,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选人用人渠道,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结构,激发村干部队伍的活力,毫无疑问,这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将是一个有力推进。

  从乐清市统计数字看,越趋向山区的村,“能人”村官占比越高。而在市中心和集镇区行政村里基本没有外出人员回乡担任村主要干部的。从年龄上看,“能人”村官们多数在35周岁至60周岁之间。其中,35周岁至50周岁的98人,占43.95%,50周岁至60周岁的106人,占47.54%,而35周岁以下只有17人,60周岁以上仅2人。从文化程度上说,初中及以下的107人,占47.99%,高中(中专)的92人,占41.26%,大专及以上的24人,占10.07%。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郭启朝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事业有成青年“归巢”当村官”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508/3460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