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际动态 » 正文

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30  来源:吾谷网  浏览次数:83519
内容摘要:  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估是将孤立的环境行为、环境生态、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资料等进行整合,科学评判农药的环境风险,从而更科学、
   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估是将孤立的环境行为、环境生态、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资料等进行整合,科学评判农药的环境风险,从而更科学、客观地反映农药在使用中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国际上,农药风险评估的研究始于20年前,目前已是发达国家农药登记管理的通用工具。

  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暴露分析(PEC)、毒性效应评估(EnP,UF)和风险表征三个方面。其中,暴露分析和毒性效应评估及不确定系数是风险评估的三大技术要素。

  一、暴露分析(PEC)

  低层次暴露评价通常通过假设估算、简单模型预测实现。其中,有效成分室内环境行为试验数据、物理化学特性、剂型、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次数、持效期等,是模拟暴露的关键参数。

  高层次暴露评价则需要更多数据、采用更复杂的模拟乃至实际监测得到。实测的途径有中宇宙试验(水生态系统)、半田间试验和田间试验。

  二、毒性生态效应评估(EnP)

  低层次的毒性生态效应分析,即受试农药对环境有益生物的室内急、慢性毒性试验,最终得到LC50、EC50及无可观察不利效应浓度(NOAEC)等毒性终点值。

  高层次的毒性生态效应分析往往在低层次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SSD(物种敏感性分布,对5%的物种存在危害的浓度)、中(微)宇宙、田间模拟等研究,确定农药在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条件下的生态效应。

  三、安全系数的确定(UF)

  主要考虑实验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实验室内/间的差异,实验物种/个体间的差异,急性结果推断慢性毒性时的误差,室内毒性实验结果推断田间毒性时的误差等。安全系数可以通过延长试验时间、重复实验、增加测试物种(SSD)、测定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等调整降低,而半田间/田间实验毒性结果则可不用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还受被保护生物的种类(重要性、生命力、可恢复性)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安全系数是可以变化的。被保护生物越重要,安全系数越高;试验越高级,安全系数越小。根据毒性终点数据来源,安全系数一般为100,10,5或1。

  四、风险表征

  低层次评价一般用风险商值进行风险表征,即把模型预测或实际监测得到的农药环境浓度与实验室测得的毒性终点值相比,同时考虑安全系数,得到风险商值,最后将得到的风险商值与关注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农药的生态风险作出初步的判断。

  高层次评价则需要对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实际风险进行直接表征。

  风险商值的表达公式:

  一般情况下,RQ≤1,风险可接受;RQ>1,一般会触发高阶次试验,以降低暴露浓度及安全系数,从而降低RQ。

  风险评估是费时、费力的评价手段,但也更科学,更接近实际。很多对环境生物高(剧)毒的农药,由于在环境中暴露较低,实际危害较小。基于毒性(危害)的评估与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环境风险评估是农药登记审评的必然趋势。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张凤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430/345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