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大棚能发电
在忻州太科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发电园区里,总占地700亩的园区大棚的顶端,一共装有20多万块多晶硅太阳能发电板。4月14日是个大晴天,在园区配电显示器上看到,太阳能发出的电流,正在平稳地输送到电网。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建介绍,这个园区是忻州市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工结合绿色农业经济区,园区的大棚用电都来自光伏发电,剩余电能并入电网。传统的农业大棚变成了既能产新鲜蔬菜又可清洁发电的多功能农业大棚。
“270多块多晶硅太阳能板,一年大约可以发10万度电,一年光发电就可以收益近10万,加上种植收入,一座大棚年收益稳定在10万元以上。预计这个园区每年可以产生7000万度的清洁电力,可以节约标准煤2.1万吨,减少碳排量6.3万吨。”张建说。
菜农用手机遥控大棚
4月13日的新绛县西行庄村也是一个大晴天,村里新生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新生正在家里上网浏览各地蔬菜价格行情。他打开手机看了看,发出一个信息,继续关注网上信息。
王新生刚才手机发出的信息,遥控打开了他家蔬菜大棚的风机,风机运行使得大棚内温度达到信息设定的指标后,风机就自动停机。
随后,跟着王新生来到他家纵深有百余米的大棚里,他的手机遥控的智能放风机,就安装在大棚的中部。
王新生说:“刚才我的手机的信息就发到了大棚的主机里面,风机开始运行,半个小时后,就自动全关了。我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设计合适的大棚需要的温度,风机按照设置,自动开关。这个比人力准确,没有任何误差。另外,大棚里的温度达到多少自动就可以传到手机的信息里面。”
王新生介绍,这台智能放风机是去年在山东参观时引进的。现在,温度控制得好,长势好,大棚里的头茬西红柿,估计可以提前20天上市,看情况还可以增产20%以上。
王新生说,别看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高科技产品,却让大棚的管理变得简单了许多。他准备今年把它推广给合作社的其他社员。
蔬菜住“楼房”吃“营养餐”
4月9日,在长治市潞奥园林科技大棚立柱栽培区,员工们正在采摘成熟的生菜和苦苣,采摘后又将小苗“安装”到空出来的立柱上。
这些种满蔬菜的立柱,由12到14个定植杯组合罗列起来,可以让土地利用率增加6倍,在定植杯中,还装满了有机质供蔬菜生长使用。而在椰糠栽培区,椰糠的高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让飘洋过海的荷兰加西那番茄,在这里长到10米高。
山西潞奥园林技术负责人霍燃说,立体种植的产量是平面种植产量的4至5倍,就是说通过椰糠这种模式,一般每平方米能生产成熟西红柿在30公斤以上。
除了加西那番茄,这里从世界各地引进的新型作物品种达43种,蔬菜住上“楼房”,吃上“营养餐”,这得益于高架搭建、机制培养及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的运用,而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节水灌溉这些现代农业技术,也让蔬菜长势旺、产量高。这个涵盖了农业科技、林业产业、旅游观光内容的农业园区,投资1.2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
如今在长治,包括方兴、潞奥在内的高标准化农业示范园,达到30多个,此外还将兴建20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这些园区里,应用高科技手段和世界各地的优良新品种,使得蔬菜生产和景观旅游完美结合,成为城乡人们消费观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