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点子 » 正文

马蜂养殖经济生态双丰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2  来源:福建日报  浏览次数:813264
内容摘要: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强,俗语都说千万别捅了马蜂窝,一般人都是敬而远之。可清流县里田乡廖坊村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强,俗语都说“千万别捅了马蜂窝”,一般人都是敬而远之。可清流县里田乡廖坊村的邓月明,一位30出头的农妇居然养起了马蜂。

  在离村子10来公里的山上,有两间20平方米不到的砖头小屋,这便是邓月明的养殖基地。门口一排木桶,里面驯养着蜂王。怎么没有看到马蜂?邓月明说,现在马蜂都搬到山上,埋到泥土驯化。

  马蜂蛹是一种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用昆虫,以吸食蜂王浆、蜂蜜和花粉等发育而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吃蜂蛹的人越来越多,产品经常供不应求。一些山区的农户便争先恐后去山里烧马蜂窝,抓蜂蛹和幼虫去卖。结果,山上的马蜂越来越少。去年,邓月明在中央7套致富经栏目看到云南有农户养殖马蜂致富,便萌发了养殖马蜂的念头。

  去年8月,邓月明亲自到云南保山向一位经验丰富的马蜂养殖户学习技术。学成回来后,她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与丈夫一道到山里捕捉野马蜂进行人工交配培育蜂王种苗。

  邓月明把抓来的马蜂先按雌雄进行分类,再分别放入驯蜂大棚里,喂养一星期左右,将体质弱的野蜂淘汰,而后将体质健壮的雌雄蜂引进同一大棚。发情期的雌蜂尾部性腺散发出的气息,常会吸引雄蜂扑到雌蜂身上交尾。邓月明得在此刻,急速伸手过去,将正在交尾的这对马蜂,轻捏在手里,再放入另一大棚,最后放入过冬木桶。初次尝试,邓月明成功培育出100多只蜂王。

  今年2月,邓月明将过冬的蜂王取出,将其放入大棚,喂食一星期,再次进行驯化,挑选出其中50余只蜂王放入木桶进行筑巢。巢筑好后,50余个蜂王陆续开始产卵,产卵后18至25天左右,蜂巢就会封口,卵在巢里孵化变成职蜂,此时蜂王便不必再出来觅食,安心在巢里继续产卵,觅食的任务交给了职蜂,待职蜂发展到七八只的时候就把蜂巢移养在山上。

  “在山上选择蜂巢很讲究,通常需要在原始的灌木林,且位置要向阳。”邓月明说。清流森林覆盖率高达84%,是理想的养蜂场所,这里大多是原始森林,远离村庄人群,安全有了保障。将蜂巢移到山上之前,邓月明在事先选好的地方,挖一个洞穴,架上木棍,将装有蜂的木桶埋在地里,木桶底部开个小洞让蜂能出入觅食。

  养殖马蜂成本投入不大,关键靠技术。邓月明介绍,马蜂一年可采收蜂蛹3次,一窝蜂收40公斤蜂蛹不成问题,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160元计算,仅蜂蛹收入就有6000多元。除了蛹,成蜂也是宝,将它浸泡在高度白酒中可防风湿,一窝蜂至少有成蜂3000只以上。前不久,有客商以每只活蜂2.5元的价格与邓月明签订了合同,这可比蜂蛹收入还高,算下来,一窝蜂一年就有1万多元收入,邓月明今年养的40窝收入可达50余万元。

  马蜂养殖经济效益丰厚,还对生态起到保护作用。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廖土发告诉记者,马蜂主要以害虫为食,有养马蜂的地方,虫害就少,不少林木得以保护,粮食也不会受到害虫的侵袭。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刘顺意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马蜂养殖经济生态双丰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422/3441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