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资讯 » 正文

种植菌菇成就大事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8  来源:苏州新闻网  浏览次数:83132
内容摘要:  在望亭镇,只要一提到菌菇种植,人们大都想到葛伟明。从24年前,家门口自留地的几亩地小试牛刀,到如今,人工培育食用菌菇面
   在望亭镇,只要一提到菌菇种植,人们大都想到葛伟明。从24年前,家门口自留地的几亩地小试牛刀,到如今,人工培育食用菌菇面积扩展到70多亩,日均产菌菇2000多斤,年销售额数百万。小小菌菇,俨然为葛伟明以及他身后的为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撑起了“致富伞”。

  “七分阴、三分阳”

  在望亭新埂村以东,五十多个大棚,整齐划一。远远望去,这些大棚,黑黢黢。走近细瞧,表面覆盖着一层稻草和一层黑色无纺布。身材瘦小的葛伟明正蹲在大棚里,细细查看每一个菌包。

  这些长相类似小木桩的菌包上,不少已经窜出了果实,有的是平菇,有的则是香菇。小小菌菇依傍着菌包,就如同长在树干上。“人工培育,就是要尽可能给菌菇营造一个接近于大自然的环境。”葛伟明说,菌菇喜阴喜湿,“七分阴、三分阳”是准则。像细雨绵绵,不冷不热,最适合菌菇生长。如果温度高了,大棚要遮阳喷淋降温。

  “你看,这个菌包发白,吐出黄水,就要开始结果了。”葛伟明说,以平菇为例,25℃环境下,40天左右长成,香菇发菌期则是平菇的3倍左右。全过程不用农药,生态种植。

  比起大棚孕育,蘑菇更为娇贵。一个空 调间,布置一层层床架,床架相当于蘑菇生长的土壤。葛伟明说,人工培育蘑菇,必须要在恒温的室内。

  从菌包到菌菇培育一条龙

  与普通种植户不同,葛伟明坚持从菌包到菌菇培育的一条龙。也就是说,从第一道工序做菌包,就亲力亲为。

  菌包相当于土壤,菌包制作成功人工培育也就成功了一半。菌包制作工厂,就在基地后面。主要原料是木屑、棉花壳以及玉米粉、稻草、麸皮。把这些原料拌均匀,在装袋制成菌包。菌包必须经过24小时100℃的蒸汽熏蒸,除菌后,才能进行各种菌种的接种。而每个菌包含水量保持在65%左右,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菌菇生长。平均每个菌包产量在1斤半左右。

  目前,葛伟明菌菇培育面积达到70多亩,品种除了传统的香菇、姬菇、秀珍菇、金针菇等,还有灵芝。每年5月-10月,是菌菇生长的旺盛期,最高日产六七千斤。

  葛伟明是地地道道的望亭新埂村人,打从20岁不到就在钻研食用菌菇的种植技术。1991年,听福建的朋友说,种菌菇赚钱,葛伟明也动起了脑筋。起初,在家门口的几亩自留地上,用竹头搭建简易大棚,种的是最易入手的平菇。

  2002年,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的葛伟明,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放弃了进城买房的机会,而是租赁了1000多平方米的室内场地,斥资30多万,培育草菇。

  经历了几番波折,2008年,葛伟明在新埂村的支持下,租赁了村部东侧的70多亩土地,建起食用菌培育基地和灵芝保健生态园,年销售额数百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叶巧敏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种植菌菇成就大事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408/342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