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精准配置扶贫资源让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1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2237
内容摘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攻坚战,关键在精准。啥是精准?  孔子教学,最讲精准。子路问,听到啥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攻坚战,关键在精准。啥是精准?

  孔子教学,最讲精准。子路问,听到啥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你得先问问你爸和你哥。冉有问,听到啥就去做吗?孔子说是啊,赶紧去干啊。公西华就纳闷了,一样的问题,怎么答案相反?孔子说,冉有胆小,得推一把;子路冲动,得拽一把。

  带着这样的精神,孔子假如去扶贫,他一定会先找准病灶,问清需求。因为当前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是对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精准化识别是诊疗。同样是感冒,风寒还是风热,吃的药也不一样。致贫原因千家万户绝非一个样——要是一个样倒还简单了,往往是这家缺劳力,那家缺技术;这个乡要修路,那个镇得通水。有限的扶贫资源,必须精准配置,药方和病患得一一对应,不然大水漫灌,浪费低效不说,还容易产生寻租空间,造成贪腐。结果,贫没扶起来,民心也倒了。

  针对性扶持是开药。摸清了需求,供给就有的放矢了。需要注意的是,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那么干,看上去力度很大,动静不小,爆炸起来很绚烂,但是要清除的跳蚤呢,根本炸不到。这样的扶贫效果是驴粪蛋——表面光。

  动态化管理是全程监督。现在有些地方拿着国家大笔扶贫资金,在贫困县修建“长安街”,到贫困乡镇盖起“天安门”,还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这既是政绩观出现了严重偏差,也是在给贫困老乡的伤口上抹盐,必须通过动态化管理纠偏。

  下一步,中央会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用于扶贫、老区建设、边境地区建设、民族地区建设的资金会更多,所占比重会扩大。这更需要各地切实贯彻精准扶贫,并保证扶贫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蒋桂华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精准配置扶贫资源让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401/341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