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天镇德利村,森林覆盖面广,气候温润,生态优良。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优势,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对山地乌鸡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发展起了规模庞大的林下养鸡产业。
放养土鸡年产值千万元
3月下旬,记者一行前往德利村。道路弯弯曲曲地在山间盘旋着,越往山上走,森林愈加茂盛,春日的阳光洒在树叶上,绿得更加耀眼。打开车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神清气爽。
翻过几座山头,记者到达了高县胜天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最大的养鸡场。只见一排标准化养殖的养鸡房坐落在山头,由一条幽静的小道贯穿,被绿意盎然的桃树、李树包围着,就像一个花园。林子里,一只只鸡抖动着花黑光亮的羽毛、昂首挺胸地走着,时而飞上树枝,时而低头觅食。
“我们就是要让土鸡在山林里尽情地追逐打闹,自己觅食自然生长,这样长出来的土鸡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肉质非常鲜美。”在高县德利山地乌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总经理文刚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土鸡的品质,每天给鸡仔们添加的食料都是纯天然的五谷杂粮。
“这片山,那片山,还有那边那座山全是我们合作社林下养鸡的区域,总共有七八百亩林地。”文刚一边指着对面的山头一边介绍,合作社目前吸纳了117家核心养鸡户,2014年,光是合作社就出栏了10万只鸡,年产值达千万余元。
凭良心做事保护地方品种
说起保护地方纯种山地乌骨鸡品种,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文刚可是功不可没。
受外来鸡种杂交的影响,在川南地区,不少农家自己家养的纯种山地乌骨鸡已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川南纯种的山地乌骨鸡品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刚就开始四处寻找土鸡种。
“品种纯正的土鸡脚很细,母鸡最重不超过4斤,公鸡最重不超过5斤。”文刚说,他先后去过兴文县、珙县、筠连以及自贡等地的偏远山村,特意去深山老林中寻找未被杂交过的纯种土鸡,有时候在林子里一走就是一两天。经过十余年的闭锁选育、提纯,终于有了今天的“桫椤鸡”。
“‘桫椤鸡’是川南纯种山地乌骨鸡,加上放养林地,不仅肉质好,蛋也香。”文刚说,这个品种的母鸡有一种天生的母性,每产出20来只蛋后,便不再产蛋,开始孵小鸡,因而土鸡蛋不仅个头小巧,产量也很少。
近年来,“桫椤鸡”市场行情蒸蒸日上,但面对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合作社严格要求养殖户绝不能受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养殖方式或者提前出售。面对大量定单时,文刚坚守了自己的原则。“没达到要求不能卖,我也在想办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量。”他说,目前,合作社正在培养核心养殖户,适时会加大养殖规模,并打算拓展电商等销售平台、提高保鲜技术等。
林下养鸡撬动乡镇畜牧产业
胜天镇自然生态园区幅员面积89.8平方公里,生态园区以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红岩山脉为主体,森林覆盖率达到80%,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型本地乌骨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过几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已有400余户村民加入到林下乌鸡的养殖行列中,走上抱团发展养殖业的道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造和保护自己的品牌鸡,让‘桫椤鸡’的名声在外界更响,并且将加强对专合社的引导,通过电商、微商等多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胜天镇党委书记黄宗虎表示,2014年,胜天镇土鸡业的产值令人高兴,2015年,该镇还将加大对胜天土鸡的推广力度,计划聘请一个专业的农业经纪人,对“桫椤鸡”的品牌包装、推广和销售进行专业指导。
2006年,政府出资修好了致富路,解决了交通问题,2011年,“养鸡大王”文刚在政府的帮助下,组建起了养鸡专业合作社,打造出纯种土鸡品牌“桫椤鸡”,2014年,年产值达到了千万元。一路走来,高县胜天林下乌鸡养殖产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了当地畜牧业的一个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