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对媒体表示,中国人到日本买高价大米不是"大众行为", 日本高价大米贸易目标是当作"礼品大米"来销售,中国人出国也希望购买一些当地特色品,不必提升到食品安全高度进行讨论。就他个人而言,不会吃日本的牛肉、大米、蔬菜。
农业部副部长表态不吃日本的牛肉、大米、蔬菜,很值得赞扬。我们也应当对本土出产的大米、蔬菜、牛肉、猪肉等有信心。经过多年大力宣传教育,加大执法惩戒力度,提高日常监管水平,我国农畜产品生产的源头、食品制成品的安全度都已大大提高。粮食、蔬菜、牲畜等的主产区、主渠道、骨干企业,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全链条的安全保障体系,总体上值得信赖。不过,食品安全仍然有漏洞需要封堵,仍然有盲区需要覆盖。要达到人民群众完全放心满意的程度,还需要做一些更加细致的工作。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根据最新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相关法条。法条原有104条,现已增加到145条,突出预防、全程监管、加大处罚、社会共治等四大修改重点。我们希望尽快完成法律修改程序,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全程监管、"利剑"执法的新常态。一些农业企业单纯追求产量,在农作物、牲畜的养殖过程中超标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滥用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一些食物加工企业滥用化学添加剂。对这些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
笔者认为,除了立法、执法、行政监管这些"硬性举措",我们还需要在种植、加工、销售流程以及食品安全文化这些相对"软性措施"的方面向先进者学习。
牛盾所说的"礼品大米"现象,对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很有启发。这种大米的日本品牌叫"一目惚"(中文含义为"一见钟情"),在日本每斤售价折合150元人民币;而同样品牌的大米在辽宁省盘锦地区每斤售价只有6元至15元人民币左右。
据了解,这种大米的相当部分是在中国辽宁省盘锦市种植,以订单方式出口至日本。并且,这种大米在日本并不属于奢侈品,而是很普通的粮食。该水稻按照日本种植模式、管理技术和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因该品种亩产只有700斤左右,比中国一般大米亩产低500斤左右,引进时很多农户不愿意种植;后来每斤补助0.3至0.5元,农户才种植。
这种产于中国辽宁省盘锦地区的"同宗"大米,因分别摆在中国盘锦地区超市和日本国超市,出现最高25倍的价差,其背后是对食品安全信任度的差异。而该种大米的种植、管理和出口流程,很让人深思:一是,同样在中国土地上产出的"同宗"大米,两地售价竟差20多倍;二是,在日本很平常的东西,竟然被中国消费者当作奢侈品;三是,日本的大米种植流程竟然有如此高的信誉度;四是,亩产低不一定是劣势,而且很可能转化为优势;五是,给农民一点种植补贴,就可以撬动一个新的产业模式。我们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多采取一些"软性"措施,即提高法律以外的管理措施。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把食品安全的"家底"摸清楚,并公之于众。在我国一些地方,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土壤、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要把这些问题亮出来,由中央政府统一部署,并督促相关地方、部门和市场主体采取措施,修复被污染的耕地和水源,或采取休养生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