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项目 » 正文

有机农业助力“有机农人”创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26  浏览次数:83606
内容摘要: 47岁的徐洪生是法库县孟家镇老边村的普通农民,家有7亩地,除了种地收入,手头紧了,农闲时就会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今年春天,他
      47岁的徐洪生是法库县孟家镇老边村的普通农民,家有7亩地,除了种地收入,手头紧了,农闲时就会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今年春天,他和妻子应聘成为了当地全省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辽宁民生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员工,这一身份的转变,彻底改变了两口子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晨上班前,两人都会拿出有机农业的技术书籍,把当天的操作要点预习一遍。

  “你看这种有机蔬菜,它的用肥量也有一定的说道,全用的是沼渣、沼液等腐熟的农家肥。”2月22日上午,在温室大棚里,徐洪生两口子的操作一丝不苟,俨然已经是熟练的农业技术员。徐洪生说,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种菜靠科学;以前是期盼老天爷给个好收成,现在是向精细耕作要产量。对于有机蔬菜种植来说,肥要用有机肥,除病虫害得靠生物制剂或者物理杀虫法。“现在我们搞大棚不用靠天吃饭了,全靠的是科技,靠的是脑瓜儿,用技术来管理这个棚子。”

  在基地走访时,记者了解到,对于徐洪生这样的农民来说,有机农业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劳动收入的提高。如今,全村50多名农民成为了种植基地的签约员工,收入和产量挂钩,很多人已经成为了有机种植的行家里手。“现在比以前强多了,原先我们搁家就是种大苞米,也没多少收入,现在把家里的地租给了基地,我们还可以搁这儿打工,一个月平均收入3000多块呢。现在我们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把菜种好了,产量再高点,这样收入会更多。”老边村村民吴雅杰说。

  在老边村,除了当地农民,很多有志于有机农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在这里找到了事业发展的平台。在一座大棚里,记者遇到了正在做土壤检测的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焦阳。四年前,她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来到了老边村的有机种植基地,干起了检测和技术指导的活。生产环境达不达标,蔬菜质量合不合格,焦阳在农业实践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收获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当初这里就是一片玉米地,经过土地流转后,现在你看到的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经过我们这几年的改良,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含量都大幅提高,蔬菜长势也好,年前都卖断了货。”

  五年前,老边村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如今,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3000亩,有10余名农业专业大学毕业生扎根这里。去年以来,这里出产的有机蔬菜达到100万公斤,与3000户家庭签订了常年的供货合同。依靠着这群“有机农业人”的耕耘,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形态已经在这个偏远的小村生根发芽。 “农民增收,农民富起来,农村的生态环境好起来,会让市民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有机农业的生产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辽宁民生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负责人柳振强兴奋地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刘顺意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有机农业助力“有机农人”创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226/3372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