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中国农业未来35年
从1978到2014年,改革开放经历了逾35年,而再过35年的2049年,恰好是建国100周年。在未来的35年里,我们将经历一些重大的转折点。
首先是人口的转折点。2014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已经开始下降,而据有关研究,我国总人口将在2025年至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49年左右,我国总人口将减少至12亿-13亿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逐步稳定甚至可能下降。
其次是经济的转折点。据国内外有关机构研究预测,我国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至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在2049年则很有可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方面的变化对农业产品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主粮消费比例会下降,蛋白质、水果等消费比例会上升,而总的热量消费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不再是产量的增加。
第三是二元结构的转折点。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农业人口比例将不断下降,农业的人均生产率将不断提升,农民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收入差距也将逐步缩小直至不再明显,二元结构得以化解,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是农业科技的转折点。随着科技进步,农业对土地、化肥、农药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的需求不断下降,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资源限制、污染问题和生态和谐将得到逐步解决,人类将进入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科技现代农业时代。
第五是农业市场模式的转折点。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将实现规模集约化生产,人均产量、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农业的流通方式也会因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科技进步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流通渠道将大大缩短,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消费将通过电子超市直接相连,农业生产周期的缩短也将农业的需求和供给更好连接。由于直接准确及时地了解消费需求,供给将更有科学规划性,农业供给保障体系得以科学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对冲体系也将直接使农民受益,农产品期货、保险、融资等资本金融体系在农业上将得到体系化的应用,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将全面形成。
第六是土地改革的转折点。土地是农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土地制度的创新将像联产承包制一样进一步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生产资料的约束,这是建立现代农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基础。
第七是国际合作的转折点。中国人口将在未来35年转而减少,而全球人口却可能进一步增加至超过90亿。一方面我国需要提升自身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更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在土地与水资源的全球科学利用方面展开生产、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粮食与农业需求危机,发挥大国的作用。
二、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内涵
中国农业的未来就是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一是人均生产率(亦即人均收入)的现代化。农民人均产出能力越高,收入也就越高。但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刚性特点,收入提高的另一前提就是同步降低农民在人口的比重。也就是说,在保持总产量与人口总量同步的前提下,减少农民人口就能同步提升农民收入。
二是资源的利用效率现代化。由于中国人均资源匮乏,尤其是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减少单位农产品产出消耗的水以及使用的土地,是我们面临的特殊挑战。
三是产品质量的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去除污染、农药残留等不健康因素,就无法称之为农业的现代化。
四是环境和谐的现代化。发展农业,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能造成污染,不能让化肥和不科学的耕种导致土地肥力的丧失。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为有效应对未来35年的挑战与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这个几代人乃至几千年农业大国的农业梦,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土地制度方面。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土地制度变革与变更的历史。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而实现土地规模化的有效配置。首先是土地股份制和租赁制的优先推行。相比土地转让,这两种措施的法律基础要求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保护农民作为承包主体的自身利益。其次是土地的休耕与轮耕等养地制度,让土地有恢复自然肥力的时间,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体系,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农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循环。
二是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民转变职业身份,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二元结构的融合。只有有效减少农民人口比重,才能建立农民收入增加的前提条件。
三是农业科技体系。建立国家与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企业应用研究、农民分享使用的多层次农业科技体系,着重降低单位产出的土地占用和水资源消耗,或提高单位土地和水资源消耗的产量,在土地上、无土生产甚至太空生产等方面进行探索应用;同时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并且研究如何有效缩短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应发挥市场资本和民间创新的力量,发挥国家的基础前瞻性力量,发挥政府在安全监管、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与法治作用,并建立国家基金,在资本、补贴等层面充分发挥对市场的杠杆与乘数效应,让市场规律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四是探索建立针对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如何以最少的人力利用最多的土地等资源,实现最大产出,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采用先进的设备、机器等生产工具,因地制宜地实现土地规模化,并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是建立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的有效途径。
五是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农产品有其种植、养殖周期,往往难以迅速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通过科技手段可以适当缩短种植养殖周期,通过互联网平台还可以有效对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直供电子商务平台,将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起来,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便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养殖计划,也可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可追溯的、更加便宜的农产品供应平台。同时,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配套的加工与物流体系,实现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六是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金融体系。现有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是面对生产的融资和保险,而农民应对价格波动的主要措施还是政府补贴,难以有效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也带来了庞大的财政负担。如果能将农产品期货对冲服务直接对接农民,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目前的期货对冲主要应用在大型农产品收购与加工贸易企业,其实真正需要应对价格风险的是农民。因此建立农产品贸易针对农民的期货对冲服务,是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七是全球布局的新农业产业体系。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水资源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区,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如能在不影响当地生态体系的情况下进行全球资源开发利用,并建立全球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立农业丝绸之路,就可有效应对全球人口危机,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实现世界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协调发展。
结语
农业是中国乃至全球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也看到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以及我国远古时期的农业地区对当地生态的重大影响,迫使我们寻找一条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又与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阳光大道,我们既应从全球视角、百年尺度思考中国农业的未来,也应思考全球农业乃至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