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伊吾县喀尔里克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途阔”牌羊肉供不应求。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盐池镇牧民吐尔洪·阿皮孜每天骑着花6千多元新买的摩托车,来到离家不远的工厂分割加工羊肉。在这里他已经工作了三年,成为了一名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吐尔洪·阿皮孜家的50只生产母羊目前由合作社管理,除了每年分红两三万元,每个月还有2400块钱工资收入。他对自己身份的转变和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很满意:“按时上班,九点半上班,七点半下班,钱有呢就是高兴的很,喜欢上班。”
五年前,伊吾县北牧盐池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如今,1200多户牧民带着自家的12万只羊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不仅按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入社牧民生产的羊肉,还按14%的比例每年给入社牧民分红。记者见到养殖户刁训艳时,她穿着时尚,很难让人把她与养羊专业户联系在一起。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就带着自家的100多只羊和草场全部入社,她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她是合作社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单打独斗这样没有竞争力,东边来得老板说一个价,西面来的老板说一个价格,给你压得很低,现在合作社首先保证了农民这块利益,有一个统一的价格。我们比市场价连着三年都高将近五块钱每公斤肉,20公斤的羊肉就是100块钱了,二次红利这样又是一百多块钱,无形中我们普通的一只羊比我们自己在干的时候一只羊多挣了三百块钱。”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伊吾县盐池镇党委书记马卫东的思路变了,不再只关注生产,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科技和市场植入畜牧业:“我们养一个羊挣200多,人家澳大利亚羊是2000,我们提出要翻两番,靠的是科技,品种市场。”
作为合作社最大的股东,伊吾县喀尔里克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起以品牌闯市场,带领牧民致富的重任。他们将盐池羊注册了“途阔”牌商标,按照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分类加工,并主动申请通过了国内有机食品认证和欧盟EC认证。公司生产的冷鲜肉、冰鲜肉十分抢手,不愁销路。同时从澳大利亚引进了3100多只黑头杜泊羊,开展良种的繁育。公司总经理刘剑虹来自深圳,他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内地来到新疆,成为了每天琢磨如何养出高品质羊,如何卖出高品质肉的总经理:(录音出)“通过我们科技注入,杜泊羊和本地羊杂交以后,和本地羊相比,它的经济效益要翻一倍。我们现在把这个杜泊羊引进以后,对当地土羊进行大面积改良推广,这个给我们下一步高端产品,提高肉的品质,提高农牧民的收入,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