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局的专项检查显示,一些地方为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鼓励土地整理和垦造耕地,用地指标还可以跨区间有偿调剂,最终实现全省范围内耕地占补平衡。这些地方多数人多地少,“山下闹田荒”。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下,一些地方向山上进军垦造“耕地”。于是,林地被占用,地表植被遭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山体塌方、泥石流等灾害。
山上垦造“耕地”,从指标层面完成了耕地占补平衡,给指标输出地带来了不菲的“土地财政”。但由于土壤条件等所限,再加上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山上垦造的“耕地”很难成为真正经济意义上的耕地。实际上,这样的“耕地”绝大多数根本种不了或者不适合种粮食,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方也只能种些木本植物,这与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初衷大相径庭,其实是挖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墙角”。
看来,这种占补平衡实际上是一种假平衡,是在玩数字游戏。这种数字游戏的危害,一些地方政府其实心知肚明。不可为而为之,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退林还耕”占补平衡、腾挪出建设用地指标加快发展带来的政绩好处,大大超过了侵占林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违规成本。
这些年,生态文明理念渐入人心,但当经济社会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由此可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光有认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制度的引导。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应当深化这方面改革,探索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适度降低GDP增速等经济指标权重,此消彼长,用考核指挥棒引导各地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