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新农教育 » 正文

强农之路 ——我县粮食生产蝉联全国先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2  来源:枞阳新闻周刊  浏览次数:81457
内容摘要: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枞阳县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这是我县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近年来,我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枞阳县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这是我县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近年来,我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自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代农业基础得到夯实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省农业产业化试点县,我县在发展的过程中,深深意识到“一户三五亩,散落七八块”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在转型中不断升级,我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规模和成效在全省位居前列。截至目前,全县耕地流转面积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0%,仅陈瑶湖镇现有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就达1200余户。这些种粮大户中,绝大部分接受过技能培训,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我县种粮大户每亩粮食单产要比一般家庭经营户高出5%—10%,成本要降低20%左右。

  2014年8月初的一天,金社乡种粮大户王剑飞收到了县种植业管理局的病虫情报信息:“病虫情报:由于受近期持续阴雨和低温天气影响……望广大农户立即做好防护工作!防治方法……”据了解,去年的6—8月,我县多阴雨天气,一季稻和双晚稻前期受到长期低温、阴雨和寡日照的影响,后期又遭受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病虫危害,致使一季稻、双晚稻生长缓慢,生育进程滞后。县农委根据实情,及时制定和发放了应对技术措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分类指导农民,积极做好田间管理,全力进行科技抗灾减灾工作。由于及时预防和应对,有效地将损失降到了最低。2014年,为加强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县农委在全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认真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利用张贴情报、召开防治技术现场会、手机信息等多种手段将病虫发生及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据统计,2014年全县实施完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30万亩,组织技术人员700人次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春耕备耕和科学施肥;开展培训65场次,培训农民几万人次,培训乡镇、村农业技术人员3000人次,培养职业农民200人。

  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业开发、田间工程等重点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同时认真用好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得到进一步夯实。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2013年5月3日,种粮大户章家华如愿领取了枞阳县首份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这也是全市第一家正式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我县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截至目前,全县1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大户1249户、承包耕地28.19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大户29户、承包耕地4.76万亩,培育从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229家、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农民合作社222家。为在全县营造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发展、快发展的氛围,县农委和电视台联合制作了《走进农场主新时代》专题片,对元宝洲家庭农场、创新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为逐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我县认真用好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社、示范场、龙头企业分别给予奖励,配套兑现了种粮大户等奖励奖金,并在规模经营、“三品一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上给予补助,为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乡镇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到工商部门办理家庭农场市场主体法人资格登记,工商部门简化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手续,涉农部门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全程技术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集中育苗、机械插秧、收割等专业化服务。

  2014年全县建设了8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20万亩。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全部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方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销售,各高产创建示范区和核心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一季稻示范片横埠镇平均亩产702.5公斤,金社乡平均亩产705.3公斤,一季稻示范片平均亩产达703.9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470.1公斤高出233.8公斤。

  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我县坚持“集中连片、板块推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强势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陈瑶湖镇及其周边乡镇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大量种植“太湖糯”、“珍糯”等优质品种,面积达到30.4万亩,获得了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既优化了当地粮食种植结构,也为生产优质黄酒、高档点心提供了原料,成为浙江绍兴等地黄酒制造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这种规模经营既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益,又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务工经商;同时,在实现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雇佣大量人员,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了农民增收。

  据了解,省级龙头企业朝龙粮油公司由于使用基地出产的稻米,其加工的大米价格比其他同类产品每公斤约高5分钱,仅此一项每年要为企业增收100万元左右。目前,陈瑶湖镇共有粮食加工企业70余家,主要从事酒类、保鲜米粉等产品的生产经营,年加工粮食10余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随着陈瑶湖镇粮食加工业的集聚,镇内2600多名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打工,实现了就近就业,旺季还能解决5000多名农民就业问题。目前,该镇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县委、县政府以陈瑶湖镇为核心区,会同省农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安徽省枞阳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2-2020)》,以现有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以优质糯稻生产上中下游产业为主轴,全方位打造立体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组织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下一步,我县将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规模经营步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力争2015年粮食总产稳中有升。高春英 周小兵

  本站点评:社会腾飞发展,经济增长稳定,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牵动着从党中央到农民朋友的心。如何构建新农村,怎样在新农村建设中,让几亿农民的生活方方面面真真切切的得到改善,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属于农民朋友的新农村,必定会成为未来祖国河山上靓丽的风景线!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一撇一捺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强农之路 ——我县粮食生产蝉联全国先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112/331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