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风起,寒霜降,腊味香。今天粤北南雄迎来了入冬以来首次霜降,我那过去以屠猪为业的老舅拿起他多年未用的屠猪工具,重出江湖,下乡为我的朋友们杀猪腊腊肠、肠肉,杀鸭做板鸭。”昨天(12月21日),粤北(广东韶关)南雄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好腊腊味的天气。在(广东)佛山陈村花卉世界从事旅游工作、家乡在南雄的曾先生在自己的朋友圈上发了这条微信。短短半小时,回复与点赞的朋友超过100人,其中有40多人要求曾先生帮忙制作腊肠、肠肉,数量在300公斤以上。一条微信,就推出了3条猪,40多只板鸭。
南雄自古以来就是腊味制作之乡
南雄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制作腊味的最佳地带,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据清代《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广城甚贵之。” 这是对南雄板鸭热销广州的最真写照。
据南雄研究史志的李先生介绍,中原人南迁带来北方人制作腊味的技术,南迁时经过湖南、江西两地,又汲取了这两省制作腊味的精髓与独特工艺,再融合了南雄本土的腊味工艺,由此诞生出南雄制作腊味独特工艺。
曾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南雄人,把南雄腊味的品牌推出去一直是他的梦想。他说,岭南腊味,最靓的一定出自粤北南雄。粤北山区,昼夜温差大以及霜冻等因素,使得“南雄腊味”有特殊的香味。
南雄地处粤北山区,冬季霜冻腊风天气比较长,非常适宜腊制腊味。由于粤北的地理特征是河床谷地,同时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当地,每当秋冬时节,干燥的冷风从南面坳吹来,与当地散发之水蒸气糅合一起,正好让晾在天台上的腊味徐徐晾爽、慢慢晒干。因此,特定的风力、温度、湿度,便形成了南雄腊味独特的风味。
2000多年来,每到北风吹霜雪降时,南雄人就开始制作腊肉、腊鸭、腊肠等腊味。这也是南雄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生活方式。而当地人每到春节吃腊味,则一定会家家以腊鸭、腊肉、腊肠、金元宝、金银肝等腊味和自制的糯米酒款待来访亲朋。南雄腊味的风味,全在一个“风”字。为何别的地方叫腊肠,南雄却叫风肠?因为南雄腊味是自然风干晒干的,而别的地方的腊味大多是靠焙房烘干的。所以,这就是别的地方腊味一年四季都可吃到,而粤北腊味只能“北风起,吃腊味”的原因。
每到入冬寒风霜降天气,南雄村头村尾,到处可见正在风晒的腊肠、板鸭。
烹饪与食材、特产发展到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添加剂面世,很多地方的传统特产已经开始变味了,为了更杂的口味与颜色,加入了不同的添加剂与着色剂。为了一年四季都有货,也添加防腐剂。
南雄的腊味则完全按照传统工艺,只有在冬天北风霜冻的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制作,选用的猪是吃农家青菜、南瓜、米糠长大的,鸭是山塘麻鸭。而且配料只有盐与少量的白酒、糖、酱油,甚至不加酱油。岭南有这么一种说法:“吃腊肉,要吃‘南雄白腊肉’。”所谓白腊肉,就是不加进酱油的腊肉。因为,敢于露出“本色”,原料必须得肉质新鲜,否则,只能自曝其短。所用的猪肉,要新鲜土猪五花腩,而且,必须经过剔骨才会有“五层”的效果。
南雄人手工制作的腊味,由于其健康、生态、绿色,成为了珠三角人喜欢的放心食品。
从选猪到晒干全程微信直播
曾先生几年来一直让老家的家人、亲戚给一些要好的朋友制作腊味,朋友们都非常喜欢。一些朋友还送一些给他们自己的朋友,这个圈子越来越大。每年到了这个季节,他的朋友就惦记着他家乡的腊味。有了微信后,他的朋友都会通过微信向他要腊味,说想念南雄腊味浓郁的香气、粘稠的肉汁,垂涎三尺的味道。
昨天,曾先生的舅舅又开始为曾先生需要的腊味而下乡杀猪。早在一个星期前,他的舅舅就下乡帮他选农家猪与山塘麻鸭。他舅舅从事屠猪行业40多年,猪的重量、毛色、健康程度、吃什么东西长大,他舅舅一目了然。
他舅舅介绍说,农家饲养大的猪体格健壮,精神饱满,力气大,奔跑速度快,叫声响亮,毛色粉亮,肥胖适中。为了验证猪主人平时喂什么猪食,他还会将青菜、南瓜、米糠煮成的猪食给猪吃,如果猪吃得快与好,说明这猪一直吃这个长大的。选好猪是做腊味最关键的因素。
曾先生说,从选猪、鸭一直到晒干,到打包物流过来,他都会全程微信直播,发给朋友。一方面通过微信将朋友选中的猪鸭的制作过程单独发给这个朋友;一方面发到朋友圈,让大家分享与关注。他舅舅选了10多头猪,用手机拍成图片发给他,他再发给朋友选猪,每个朋友选中的猪他都会编好号,专门这这个朋友制作。没有选中的猪则通知猪主人要退货。选猪过程不亚于选美过程。由于选料独特,专门选用山区农村家庭饲养的猪、家禽,由传统工艺师傅把关,加工、腌制全手工制作,所以倍受他的朋友喜欢。
制作腊肠、腊鸭也全是手工制作,全面请农村具有丰富经验的腊味制作人员切肉、剔骨、刨肠、灌肉。腊鸭褪毛也是开水褪毛,绝不使用沥青,盐全面用食用盐,酱油也用上好的酱油。干肠在农家小院,可以晒到太阳,吹到北风。晚上则抬上天台霜冻。
曾先生说,经过霜冻的腊味才是真正的南雄腊味。经日光晒、北风自然吹干而成,更兼打霜之后,肉质香韧,有一种特别的腊香味。 一句话,要做出地道的粤北腊味,肉质新鲜、选料精细、传统配方、手工操作、天然晒制这几样元素一个都不能少。
微信销特产搭起两座桥
通过微信为家乡的土猪找到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的销售之路,又让珠三角的朋友能够吃到健康、自然、生态、绿色、正宗的腊味,曾先生的微信可以说是架起了一座这样的桥梁。
曾先生说,广东人喜欢吃腊味,但是很多人不懂得选腊味、吃腊味。要想吃到正宗、健康的腊味必须要到阳历12月之后,只有这样的天气才最适合制作腊味。10月、11月就在市场上销售的腊味,有相当部分是去年的剩货,或不是通过自然风干晒干的。在南雄,11月也可以制作腊味,但是味道与品质远远比不上北风霜冻的十二月制作的好。
曾先生的舅舅用手机发过来的农家猪。
目前有40多个朋友托曾先生制作腊味,数量从几斤到几十斤不等,他有个做消防生意的朋友一下子要了一头猪。这个朋友与他的朋友圈都非常喜欢吃腊味,这几年来,他从媒体上看到很多腊味加工厂购买病死猪肉来制作腊味,吓倒他了,他已经不敢在市场上购买腊味了,最喜欢曾先生这种放心农家腊味。
一些养猪场工人透露,猪场的猪由于集中圈养,数量多,难免容易生病,尤其是春天的时候。一旦有病死猪,就有人上门收购,低价或不付钱将猪拉走。这些猪拉到加工厂后,会被屠杀,然后放到冷库,等到冬天一来就制作腊味。所以那些市场上的低价腊味,根本就不能吃。
在微信社交媒体兴起的时候,广东山区有众多的名优土特产与传统食品,能否像曾先生一样通过微信营销到珠三角?曾先生说,农民辛苦一年到晚养几头猪,如果是卖生猪,那么赚的钱肯定比不上卖腊味。经过二次加工后,猪的附加值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二次加工、深加工还传承了南雄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腊味制作工艺,不至于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消失。另外,还让珠三角人能够吃到正宗、绿色、手工制作、传统、健康的腊味。可以一箭三雕。
对于南雄的腊味前程,曾先生颇为担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南雄人到珠三角工作、定居,即使不在珠三角定居,也在县城购买房子居住,不再在农村居住,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会做腊味的人大部年纪都在45岁以上,45岁以下的人会制作的已经不多了,20多岁会做腊味的年轻人更是罕见。另外,越来越多大规模的养猪场对农家养猪造成很大的冲击,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在下降。这些都对南雄的腊味制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市场营销与品牌运作方面,虽然南雄的腊味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文化深厚,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注册集体商标,没有申请原产地保护,没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都对南雄腊味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动作轨道带来极大的影响。
南雄的腊味、板鸭都是选择农家自己养的猪与山塘鸭
虽然南雄的腊味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文化深厚,但是距离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