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种子高产是育种家追逐的梦想?你错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8  来源:中国农村网  浏览次数:83935
内容摘要:  在粮食生产迎来十一连增之际,种子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科技的发展,优良品种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直接推动

  在粮食生产迎来“十一连增”之际,种子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科技的发展,优良品种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直接推动了粮食亩产量的逐年提升。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种子的高产特性一直是育种家追逐的梦想。

  在种子的诸多性状中,有些是不能兼顾的,如果过于追求极限高产,其他的有益性状就很有可能被忽视、被牺牲。近年来,一些因为品种因为突出的产量表现而通过审定,但却抗逆性较弱,例如不抗寒的小麦品种、不抗倒的玉米品种、不抗病的水稻品种等。这些品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如遇到有关病害暴发、恶劣天气等极端条件,就很容易导致减产或绝收。

  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刘石认为,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不是传统只追求产量的农业生产了,而是要追求综合效率效益的提升。如果农业产业的收益远低于其他产业,农业还怎么持续发展呢?”

  的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的变革都给粮食生产带来新的课题,消费需求、粮食用途的变化也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在种粮主体上,种粮大户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在对品种特性的需求上与小农户是不同的,一亩三分地上受灾减产对小农户的影响,要远远低于种粮大户几百亩地歉收时血本无归的损失。笔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大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差,对稳产的要求更高,许多大户希望种植抗倒伏、抗病虫、抗旱抗风等产量相对稳定的品种。特别是小麦,一味追求高产品种,忽视抗倒伏能力,不仅会造成产量损失,倒伏的小麦还不便于用机械收割,从而增加人工收割成本,这种情况下抗倒伏性是大户选种的第一指标,之后才是产量效益。

  适合机械化收获也是随着种粮大户兴起、机械化水平提升而产生的新的品种特性需求,在今年的玉米收获期,“京科968”等适宜玉米籽粒直收的品种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被认为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场重大变革。变“收玉米棒”为“收玉米粒”,对很多种粮大户,特别是东北地区动辄几垧地的农民来说,所省的工、省的钱足以弥补与那些只强调高产品种之间的效益差距。

  另外,口感优异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指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吃得好”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京西稻、稻花香等等“老味道”、好品质,但却因为产量低几乎遭到淘汰的品种重新受到追捧,卖上了好价钱,也因此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在高产与高抗、机械化、优质等等不同的品种性状中,如何差异化育种,平衡育种,还是需要向育种技术要出路,同时,在品种审定上也要建立多元化指标体系,不过目前,据华中农大教授、马铃薯育种专家谢从华称,目前基本上是产量“一票否决”,不利于品种的特异性。他认为应该修改相关指标,不以增产为唯一目标,平产但抗性或品质突出,市场前景好,就应该是一个优良品种。

  刘石也认为在育种上不应该追求极限产量,他认为农业生产应该追求稳产基础上的高产,盲目追求极限产量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风险。由于环境气候乃至病虫害的变化,产量的波动对于农民收入、市场承接能力、价格和消费者都是一种打击。此外,盲目追求极限产量会导致投入产出的边际效益降低。

  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差异化的确定育种需求,企业能够把好各地环境及农户的需求,是应该在一线获得育种方向信息的。一个品种具备一种或几种抗性,如果不能被用在合适的地方,再往往会导致特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减产现象,往往不能说种子不好,而是“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

  王澎 李国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水稻育种专家赵志超:

  高产>高抗>优质>机械适应

  在实际生产中高产和优质是很难兼顾的,培育出十全十美品种更是非常困难的。对品种而言,各个特性的重要性应该是:高产性>高抗性>优质性>机械适应性。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耕地不足,总种植面积很难增加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提高作物单产才能确保粮食增产稳产。作物的单产也不是可以无限增加,同时还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等能否适宜大面积种植推广,此外大面积种植与小面积高产攻关不同,还需考虑种植成本。当单产很难大幅度提高时,需要提高抗病虫性,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来相对提高作物单产。

  作物的高产与高抗特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高抗才能确保作物高产。优质与高抗是不矛盾的,机械适应性与高产、高抗及高品质不矛盾,但在实际生产中高产和优质是很难兼顾的,培育出十全十美品种更是非常困难的。对品种而言,各个特性的重要性应该是:高产性>高抗性>优质性>机械适应性。

  现有的作物新品种审定是通过数年的种植试验,综合考虑稳产和高产,并与对照品种相比较来判断其稳产及高产特性的。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品种审定时会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更换对照品种,以确保育种水平不断提高。作物品种的抗性一般是相对抗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原菌生理小种也在变化,害虫抵抗性也会提高,以往审定时的“高抗”品种有可能变成“低抗、易感”品种,这些品种就会被淘汰,退出种子市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马铃薯育种专家谢从华:

  产量和抗性不可偏废

  稳产是发挥品种增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抗病虫害、抗环境胁迫等抗性又是稳产的核心。抗性好,产量潜力才能稳定发挥,对任何品种而言,产量和抗性不可偏废。

  产量、品质、抗性是作物丰产、稳产、效益等相关的主要性状,适宜机械化栽培是集约化生产所必须的。总体上讲,这些性状都十分重要,一个品种最好能兼顾所有,但这往往很难做到。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确定需要改良的重点性状。比如马铃薯,产量不是大的问题,机械化栽培也容易实现,关键是适于不同用途如鲜食、食品加工、淀粉加工、色素提取等品质问题,同时晚疫病是其最大的病害,晚疫病持久抗性是育种面临的首要难题。从遗传上讲,产量与品质、产量与抗性往往是对立的,高产的不一定品质好,也不一定抗性强,这就需要通过育种手段使优异性状尽可能聚合。

  粮食连年增收并没有使我们国家摆脱粮食净进口的局面,2014年的进口占消费的17%左右,因此提高产量是所有品种选育应该追求的目标。当然,稳产是发挥品种增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抗病虫害、抗环境胁迫等抗性又是稳产的核心。抗性好,产量潜力才能稳定发挥,对任何品种而言,产量和抗性不可偏废。

  采取抗灾栽培措施可以减少低抗品种遇到不良气候或病虫害时的损失。如湖北种植马铃薯,早春低温干旱,后期高温多雨,都不利于马铃薯生产。通过采取“高垄全覆膜”栽培技术,提高了土温,减少了水分损失,又有利于排渍,同时提早成熟,避免了后期高温危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矮败小麦育种专家刘秉华:

  将高产与稳产绑在一起考虑

  我们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和栽培管理,协调各性状之间的关系,达到效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农作物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高产、抗病,还要优质、适宜机械化操作。一个品种,无论是水稻、小麦,还是玉米,很难同时具备高产、多抗、优质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等性状。实际生产中高产与优质就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质优了,产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在诸多性状中,产量还是第一位的,高抗是对高产起保障作用,优质和适宜机械化也必须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实现才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和栽培管理,协调各性状之间的关系,达到效益最大化。

  确定育种方向,要综合考虑国家需求和品种现状。我国有十三亿人口,要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作物育种要把高产稳产放在最重要位置上,品种要高产,还要抗病、抗虫、抗倒等。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品种要适宜机械化作业。在育种中,高产、多抗和适宜机械化作业三者可以得到同步改良,培育出具有相应性状的新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市场需要更多更好的优质品种和专用品种。优质与高产、多抗等性状结合在一起的难度较大,但品质与其它性状得到同步改良还是能够实现的。

  我国粮食生产十连增,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单产纪录不断被刷新,作物的高产育种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作物产量育种的新突破,有赖于新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发现,以及育种方法的改进。现在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有些抗病能力差,有些易倒伏,一些年份常因感病严重或大面积倒伏而遭致减产。当前,将增强高产品种抗病、抗逆能力作为育种目标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育种时,一个合格育种家总是将高产与稳产绑在一起考虑,不会片面地追求高产。一个品种不仅要高产,而且要稳产,能够抵御不良环境条件。对于农民乃至国家粮食安全而言,稳产比高产更重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高小生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种子高产是育种家追逐的梦想?你错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1218/3295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