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无论是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更加迫切需要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思路、找答案。要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地力不足与污染加重:
我国粮食生产方式依然较为粗放,这样的粗放发展方式直接导致土壤地力的衰减。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严重影响耕地产出。
耕地质量下降给粮食稳定生产造成一定威胁,也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为了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控制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
地力不足与污染加重一方面是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从科学角度来说,粮食产量70%至80%应靠基础地力,20%至30%靠水肥投入,而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则是工业废物污染、化肥农药污染和种子产品污染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数据背后,是我国耕地质量下降的现实。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黄淮海平原次生盐渍化严重,东北黑土地地力衰减,土壤有机质下降迅速,西北地区由土壤侵蚀导致的农田土壤退化、中南红壤贫瘠、酸化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新增耕地质量低下。在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每公斤平均含量26.7克,与30年前相比降幅达31%,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化肥用量水平已经很高,受报酬递减率作用,靠增加化肥投入量能够引起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未来应改变仅靠增加农用化学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通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才是建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
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明年主要任务之一,农业发展方式怎么转?最根本就是要改变过去以要素驱动为主转变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改变大农、大水、大肥的粗放耕种模式,让科技成为粮食丰收、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富表示。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着力退耕还林、还湿、还草,让农业恢复维护生态的功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之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看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更加注重效益,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国际市场很多农产品价格要低于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并不强。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和经济安全。”
党国英认为,未来要通过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来降低农产品成本,还要靠技术创新改变生产模式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根本上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建立耕地质量保护长效机制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拿出新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才能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曾表示,改善耕地质量要注重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生产和生态、工程和工艺、农机与农艺,从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几方面作出努力。
陈温福则指出,未来还应探索并推动设立耕地建设和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建议国家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不低于15%的基础上,再追加30%以上设立提升现有耕地质量专项资金,用于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等培肥地力。
目前,我国没有耕地质量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只是在《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由于缺乏相应的耕地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导致难以对耕地质量进行把关,对破坏耕地或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的行为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罚。对此,专家建议,应在实施耕地质量建设行动的同时,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进程,把耕地质量保护纳入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