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资讯 » 正文

呼伦贝尔:神奇的土地造就丰收传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3  来源:中国农村网  浏览次数:81502
内容摘要:  免渡河农场李金山一脸幸福:10年前,呼伦贝尔的小麦亩产也就是160公斤,今年达到420公斤。近年来,在呼伦贝尔这片辽阔的黑土

  免渡河农场李金山一脸幸福:“10年前,呼伦贝尔的小麦亩产也就是160公斤,今年达到420公斤。”近年来,在呼伦贝尔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人们写就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高寒地区农业的传奇。

  早在2010年,呼伦贝尔市就跨入全国20个产粮大市行列,今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超过60亿公斤,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在该市农区走走转转,但见粮食加工企业和粮库开仓收粮,仓满囤流,丰收的喜悦写在农民脸上。

  阿荣旗亚东镇农民徐伟军说,“过去我们农民是靠天吃饭,现在一靠党的惠农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现代农业的大发展。”正如徐伟军所言,呼伦贝尔农业不仅属于北方高寒地区旱作农业,而且是十年九春旱。典型的雨养农业,使得这里许多农民对土地失去了信心,有些农民干脆丢下土地到外地去打工。

  如果说,呼伦贝尔今年农业丰收,“天帮忙”功不可没,“人努力”则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原动力。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近年来,该市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做足了文章。

  于是,该市的农业有了一个又一个领跑全国农业的新记录。资料显示:目前,该市小麦单产达到北方高寒旱作农业一流水平;油菜单产达到北方高寒旱作农业最高水平;粮豆油商品率达到92%,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职工人均年生产粮油9.8万斤、科技贡献率70.19%,均居全国领先水平。低碳农业也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扎兰屯市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凤鸣说:“以承包为关键词的分田到户,让农民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吃饱了饭,如今以现代农业为关键词的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则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今年,该市完成农区土地流转550万亩、规模经营380万亩,全市规模经营达到1200万亩。规模集约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扎兰屯市达斡尔乡忠奇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只用7个人就完成了1700亩土地的生产。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有21人到外打工,10人组成了建筑工程队,剩余劳动力集中精力饲养优质高效奶牛120头。如今,该市农业旗市都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从犁地、播种,到灌溉、灭虫、喷药、收获,全部机械化。全程标准机械化可使每亩地增效200元,人均管理面积由200亩提高到300多亩,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为彻底解决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该市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挤出财政资金,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今年仅扎兰屯市节水灌溉面积就达100万亩以上,实现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保护性耕种。如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该市已变成增产利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自2005年起,提出针对不同土壤特点配给不同营养的想法,在没有经验可以效仿的前提下,对460万亩耕地进行踏查取样、测试土壤成份,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平衡施肥决策系统,在垦区设立了10个测土配方化验室。目前,垦区11个分公司都实现了测土施肥。垦区的实践,让该市掀起了农业“施肥革命”的旋风。目前最先进的节水、防风、降耗等农业先进技术已在垦区得到大面积推广。

  激发农民种粮热情,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种植面积和产量目标的实现,是该市近几年努力破解的一大课题。

  除国家的惠农政策外,该市因地制宜出台了鼓励农业生产的激励措施。如扎兰屯市出台玉米膜下滴灌补贴政策,拿出补贴款600万元;阿荣旗针对覆膜玉米种植出台系列补贴政策,累计投入近2600万元;鄂伦春自治旗制定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减免政策,自2013年开始连续3年对玉米种植地块实施土地有偿使用费减免:第一年100%减免,第二年50%减免,第三年30%减免,并对玉米种植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连续3年土地使用费全部减免,同时玉米各类专用机械购置优先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出台了扶持玉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投入1400万元支持农户种植玉米,继续打造公路沿线玉米走廊和国道111线玉米走廊;投入50万元建设玉米吨粮田模式攻关;对资产达500万元的3家农机合作社,每家补贴100万元,用于购置玉米新机械。今年自治区拨付良种补贴资金2.552亿元,该市按照良种补贴方案要求,以“一卡通”的形式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

  传统农业是粗放型农业,而现代农业必须走精准化、良种化、信息化的道路,以精确、量化的方式,“像绣花一样种田”。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年该市把强化技术服务、制定相应技术规程及应急措施,作为农业持续增产增收的有力保障。开展了“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确定了149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311户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在关键农时,农技人员“走社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农技指导等服务工作。以高产创建为载体,示范推广5大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940万亩以上,覆盖率达到40%以上。

  自去冬以来,该市就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以科技人员下乡、“农村科技大集”和“科技大篷车”等为载体,结合全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专业技术对口扶持、科技特派员下乡等活动,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的农民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今年以来,该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10期,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21万余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40万份册。

  又一个飞雪迎春之时,呼伦贝尔市2600多万亩耕地再次整装待发,迎接下一个丰收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高小生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呼伦贝尔:神奇的土地造就丰收传奇”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1213/328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