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农业局干部走进界首镇贺铺村时,食用菌种植户彭晚泽与谭青柏正在探讨下半年的市场行情,“上半年菌产量高,但市场价格上不去,只能微利生产或保本;8月以后,市场价格上来了,我们要扩大生产,争取把上半年的利润补回来...”,俩人就原料采购、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问题谈得很投入。
当地农技干部正谈到该村食用菌发展情况时,村民贺小秦走了进来,几位种植户纷纷指着他,“今年就靠他赚得最多,正当价格好的时候,产量也高”。这时,贺小秦有点不好意思地谦虚说道:“都差不多,都差不多...”。“现在主要是种植技术成熟了、保鲜运输成本降低了,只要价格合适,一亩菌棚最低也能赚个万把块”,彭晚泽接过话茬说道。说到这里,农技干部便鼓励他说下去。“以前,菇农文化水平低,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掌握不多,市场开拓性也不足,生产上各搞各的,且盲目跟风;加上运输主要靠‘茶陵—广州’的长途班车发零单,或请专程货运车,运输成本和冷藏保鲜成本很高”。“现在不同了,菇农每天摘下的鲜菇只要按每件40斤的标准包装好,放在家门口就行了,每天下午5点会有专门的物流公司来上门取货,统一发往广州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家里的冷库基本不怎么用,成本大大降低”。彭晚泽自豪地讲给农技人员听。
“今年,贺小秦一家种菇11亩,上半年保守估计赚了5、6万,下半年效益会更好,他现在是住洋房、开小车,早就实现了小康生活了”。老彭笑呵呵地揭了贺小秦的底。
据贺铺村支部书记贺秀忠介绍,2002年由几户村民从安仁坪上乡引进食用菌种植技术以来,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发展积累期。多数菇农束缚在传统产品和经验运作上,生产上普遍存在跟风现象,不能以长远眼光分析市场和客观评论产品的发展前景,停留在家庭式的小本经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市场调整期。由于食用菌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当初一些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的种植户陆续退出了生产经营,以前贺铺村食用菌种植户有20余户,现在基本稳定在11户左右,总种植面积150亩,“一窝风”跟进生产的情况不复存在。三是转型提高期。食用菌可以算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受市场的波动调整之后,农户自发“抱团生产”,组织化程度大有提高,加之物流、销售环节得到健全,仅贺铺村每年生产姬菇达1480吨、菌农收益稳定在8-10万元之间,并辅射带动了界首镇大兴、和垅、共富、朱岭、双联等村的食用菌生产,全镇食用菌种植面积达500余亩。
近年来,我县先后发展了鑫源、绿之亮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社,并成立了茶陵县食用种植协会,食用菌种植技术正以界首镇为辅射中心,带动了枣市、湖口、平水、思聪、火田等11个乡镇(街道)、38个行政村的菌业生产,全县种植面积达1090亩,受益农户达400多家,食用菌真正成为了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