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业部专家: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 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8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87470
内容摘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我国今年粮食生产形势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粮食连年增产,而且我们的进口每年都在增加,许多人都有这个问题。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肯定的,我们的政策没有改变,我们的信心也是非常坚定的。去年中央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方针,核心要义是要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这个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我们大的一个思路。

  在这里我想说三句话回答你的问题:第一句话,中国靠自己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刚才讲到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也就是上面讲的20字方针。这是中央立足基本国情、着眼长远发展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鲜明地展示了中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明确地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我要说明一点,提出保谷物、保口粮并不是粮食生产的任务减轻了,目标降低了,其他品种的作物可以不管了,而是要集中力量保重点。这是由我们的资源禀赋决定的,我们必须作出取舍。

  第二句话,靠国际市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也是不现实的。我有两点认识:一是世界的粮食贸易量是有限的。据我们了解,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贸易量在5000亿斤到6000亿斤,这个贸易量不足我们国家粮食需求的一半,大米的贸易量是700亿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4。再一个就是人家也不可能把这些粮食都卖给我们,而且我们从世界上买粮,大国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买什么什么贵。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粮食进口量是有所增加的,但是总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粮价比我们低,同时还为了满足我们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也需要适当进一些优良的品种进行调剂。目前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谷物的进口量仅占我们国内产量的2.4%,还是比较低的。今后我们可能还要适当进口一些国内短缺的品种,但是谷物进口不会大幅增加,所以“中国粮食威胁论”是不存在的。中国不会到国际市场上去过多地采购谷物,因为我们的战略就是保证基本自给。再一个就是考虑到我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我们国家有2.6亿农户,他们大多是小农户,不同于欧美的大农场。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高了,也是一部分农民进城,占相当比重的农民将仍然依靠农业生活,因此进口粮食还有一个与农民增收的平衡问题,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字里所强调的“适度进口”所包含的意思。

  第三句话,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国家用了世界上不到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上1/4的粮食。现在全球的粮食产量大概是24亿吨,我们产了6亿吨,我们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奇迹,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巩固农业基础,牢固夯实粮食生产的三大支柱——有政策的支撑、科技的支撑、基础设施的支撑,特别是确保耕地的红线,这样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业部专家: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 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1208/327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