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新玉米成本上升,农民盼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9  来源:中国农村网  浏览次数:82068
内容摘要:  目前,国内新季玉米收获完毕,开始大量上市。今夏的持续干旱对玉米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玉米
   目前,国内新季玉米收获完毕,开始大量上市。今夏的持续干旱对玉米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玉米产大于需的局面仍未改变。在此背景下,玉米市场行情呈现怎样的走势,农民和收购主体对玉米价格还有怎样的期待?本报记者在河南吉林进行了调查,本版还邀请专家对玉米市场行情进行了分析预测。

  河南:开秤价下滑 市场收购谨慎

  玉米在河南省粮食生产构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925万亩,约占全省秋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3%,较2013年增加了120万亩,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种植品种。眼下,新玉米开始上市,记者在河南省多地采访了解到,玉米价格开秤后呈现下滑态势,市场主体收购谨慎,农民期盼价格上涨。

  成本上升,农民盼涨

  在济源市梨林镇大许村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社员段巧丽在来回翻晒着玉米,“再晒三天,这些玉米就可以卖了”。

  该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为1000亩。今年河南大旱,“虽然旱,但中间浇了几次水后,玉米长势比去年都要好,就是今年的玉米生产成本每亩要比正常年份多投入50多元,而玉米的价格却没能上涨。”段巧丽说,新玉米刚产出时的价格在1.3元/斤左右,后来就降到了1.1元,最近也没有上涨的趋势。

  合作社晒干了的玉米一般都会选择直接销售给附近的养殖场或饲料厂,但由于今年8、9月份玉米价格比较高到后来价格滑落,让合作社也产生了观望态度。“投入的成本高,如果价格不卖到最高,感觉吃亏了,合作社这次打出的玉米也不会一次卖完。”段巧丽说。

  在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正在晾晒玉米的黄国兴告诉记者,他家种了50亩玉米,预计亩产能达1400斤,每亩比去年增产近200斤。由于农田灌溉设施好,又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晚收技术等,玉米非但没有受旱,反而还有所增产。

  黄国兴说,玉米刚收下来时,因为晾场小、粮仓少,他就卖了很少一部分,大约1万斤,价格是1.1元/斤。“现在家里剩下的玉米,用铁丝笼储存,不怕虫咬和霉变,等等再出售,盼着卖个高价钱。”

  市场收购谨慎

  在滑县白道口镇付勇粮食收购点,有几个农户正在售粮。老板胡付勇说,今年玉米刚收获时,价格高,一天能收五六万斤,最好时能收十来万斤。这段时间下雨,农民都将玉米储藏起来,外出打工了,玉米价格也降了,卖玉米的很少,他们一天仅能收两三万斤。

  “今年的玉米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但是我们的收购量不如去年,去年一个月就能收购1000来吨,今年仅收四五百吨。”胡付勇说,收购的玉米主要销往县内的饲料加工企业和县外的淀粉生产企业。

  由于新玉米水分相对较高,个体粮商入市收购都比较谨慎,一般水分超15%的较多,价格在1.08元/斤左右;水分15%以内的价格在1.11元/斤左右,折合成标准品约为1.13元/斤左右。而省内一些饲料加工企业也只是少量收购新玉米,面对玉米市场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滑县瑞阳中慧饲料有限公司月加工玉米1000多吨。据采购部经理程相佩介绍,玉米刚收获时,主要从县城周边农户那里收购,1.12~1.16元/斤,比粮食收购点高出2~3分钱,卖家较多。现在卖家较少,他们主要从收购点购进玉米。“目前看,玉米价格有微小上浮,行情不太明朗,公司不会收购太多玉米储存,最多收购20天的库存。”

  后市或将小有涨幅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了解到,近几年来玉米总体的种植面积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在生产效益上不太可观;在种植管理上,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农民都偏向种植玉米。

  另据粮食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玉米丰收后,农户为了方便,普遍采取紧急处理的方式销售玉米,而此时由于玉米的水分、杂质等含量相对较高,影响了玉米的价格。而且,新玉米大量上市后,造成市场上的玉米短期内供过于求,这也是粮价低的一个原因。

  有着丰富种植销售经验的黄国兴看好玉米市场的前景。“受干旱天气和养殖业发展影响,今年玉米需求量会增加,价格还有涨幅空间。从往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估计会在明年春季三四月份以及‘青黄不接’的八九月份涨到最高,今年最高时都涨到了1.5元/斤。”

  据了解,由于农村玉米储藏水平有限,一般农户都是在来年春天选择清仓,到秋季养殖高峰时节,玉米的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明显。

  据河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新粮上市期内,市场供应压力持续释放,玉米的价格显示出弱势;但后期随着供应减少、市场需求的增加,玉米价格会有小幅度上涨。对玉米市场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今年的玉米政策对后市的影响,玉米临储政策的出台或许能够缓解玉米市场弱势的局面。

  吉林:上市高峰未到 农民待价出售

  10月底以来,吉林省大田里的玉米收获完毕。记者从多地了解到,目前,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进行的是玉米晾晒、脱粒、归仓等工作。除少部分生产者直接出售新玉米外,更多的是晾晒降水份,待到价格合适时出售。

  据中国玉米网数据,11月13日,吉林玉米收购价格在2070~2130元/吨,这一价格与上一年度2240元/吨的吉林玉米临储价格相比,还有差距。

  记者了解到,2013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为5898万亩,今年达到5941.5万亩,去年全省玉米产量为550.15亿斤,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年份。今年全省的玉米产量接近去年或有所增加。

  “今年,吉林省的玉米生产形势好于常年,接近历史最好水平的去年。虽然7月下旬至8月上旬局部地区出现旱情,但措施得力,实现了抗灾夺丰收。”吉林省农委农业处处长张永林表示,今年受旱地块分布散碎,多为沙坨地、岗地和山坡地,干旱对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影响不大。此外,玉米生产基础条件好、集成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整体气象条件较好,为玉米的丰产奠定了基础。

  “今年我们合作社迎来了大丰收,保守预计每公顷产玉米在2.5万斤以上。今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20公顷,玉米产量达700多万斤以上。”榆树市忠实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国辉告诉记者,这些玉米都已经收回到了自己经营的两个国家粮食临时储备库里,正在晾晒和烘干。

  虽然丰收了,但李国辉还有顾虑:“什么时候能解决靠天种地?”每年播种期间,他都盼着春来早,盼着天不旱也不涝,适宜播种,播种后担心有倒春寒和冻灾,生长期又担心虫灾、风灾、水灾、旱灾、早霜等。

  比起对生产风险的担心,榆树市环城乡姜家村党组织副书记郭秋红更为销售焦急。姜家村现有玉米面积90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在2.5万斤以上,全村玉米总产量在2250多万斤以上。“农民什么时候不再担心粮食丰收后卖粮价格低?”

  “今年我们榆树市的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给出了玉米的收购价格,在标准水范围内玉米收购价是1.035元/斤,去年是1.12元/斤,价差很大。”郭秋红说,但由于农民经营得不好,相当一部分玉米出现霉变问题,达不到企业要求。11月16日,村里有10多万斤玉米订好了按0.88元/斤收,但收到一半,因为“超霉”企业就不收了。

  卖给粮贩子比较容易,但价格很低,30个水0.84元/斤,而去年是0.87~0.88元/斤。今年品质好一点的、24个水才能卖到0.91元/斤。

  为了能把玉米卖上合理的价格,姜家村的村干部和经纪人每年都要不停地联系买家,把很多时间、精力、资金都用在了路上。虽然一些粮贩也来收,但他们给的价格低,村民不愿意卖给他们。目前,农民出手卖粮的不到1/3。

  干旱无碍供大于求格局

  玉米价格短期内稳中趋弱

  干旱影响产量,但仍为历史次高年份

  近年来,在比较效益提高的作用下,我国玉米面积持续增加,2014年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依然较高,面积继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1万多个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今年全国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1.75%。从气候条件来看,主产区玉米在播种期及苗期气候相对有利,东北产区播种期比往年提前1周左右,基本实现苗齐、苗全、苗壮。但入夏后华北和东北两大产区先后出现持续旱情,对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威胁。其中,辽宁、河南南部、吉林西南部旱情较重。今年干旱对玉米的影响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干旱发生在主产区,东北和华北两大产区都有发生;二是干旱发生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两大产区干旱发生时都处于玉米灌浆期,对产量形成具有关键性影响。

  总体上今年全国干旱面积不及常年,但干旱程度较重,且发生在主产区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玉米产量确有负面影响,玉米产量将出现下降。但黑龙江等未受旱地区继续丰收甚至增产,加上播种面积增加,全国玉米减产幅度不大,预计总产可能达到2.1亿吨甚至更高,为仅次于2013年的历史次高年份。

  消费需求低迷,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

  国内玉米连续大幅增产,市场总体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全国玉米总产虽有所下降,但仍为丰收年景,在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呈现产大于需格局,总体上我国玉米已进入阶段性供大于求。

  消费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不足,加上在国家托市政策作用下,玉米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限产、停产现象较为普遍。玉米酒精加工企业和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长期分别徘徊在40%和50%左右。

  从饲料消费来看,受H7N9流感等的影响,上半年禽业养殖整体处于小幅亏损状态,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下半年以来虽有好转,但远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此同时,由于生猪价格偏低,猪粮比价持续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生猪养殖也陷入低谷,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都出现了下降。养殖业的低迷导致玉米饲用消费受到较大影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饲料总产量8300万吨,同比下降3%。

  政策主导市场走向,9月份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

  今年1~4月,国内玉米价格稳中趋弱。进入5月份后,“政策市”特征十分明显,由于东北产区大部分玉米被国家临储收购,市场粮源不足,特别是优质饲用玉米粮源紧缺,形成了国家库存量大与市场粮源偏紧并存的局面,导致市场价格逐步攀升。加上国内玉米产区旱情持续发展,加剧了市场看涨预期,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不仅高于去年同期,而且创出历史新高。9月份,国内玉米产销区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8%、9.8%,比历史最高价分别高出12.1%、9.2%。

  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快速回落,后市仍有回落压力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一般都会出现季节性回落,今年情况也不例外。9月下旬以来,新玉米逐步上市,市场有效供应迅速改善,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其中华北产区回落幅度较大,东北产区也普遍有所下跌,目前新粮收购价格已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随着新玉米上市量不断增加,供应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价格仍有回落压力。不过,今年国家仍将实行临时收储政策,预计临储收购价格与去年基本接近,一旦市场价格低于国家临储收购价格,东北三省一区就将启动临时收储,对市场将会产生托底作用,预计后期市场价格回落的幅度不会太大。

  从明年来看,玉米消费需求预计将有一定回暖,有利于提振玉米价格。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将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增速很可能不会有明显提升,因此玉米深加工消费可能难有明显起色。但另一方面,随着养猪效益好转,生猪产能正逐步恢复,同时鸡蛋价格高位运行,养禽业产能出现恢复性增长,这将对玉米饲用消费起到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预计明年玉米饲用消费将恢复增长。

  总体看,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稳中趋弱态势,建议农民朋友应根据自身的存储条件和其他实际情况决定玉米销售策略。缺乏存储条件和需要售粮还贷的农户可采取必要措施加快玉米降水脱粒,在上市高峰来临前选择适当时机出售玉米;存储条件较好的农户也应尽量避开上市高峰,选择价格较高的时候出售;存放“地趴粮”的农户,应采取措施改善通风条件,防止霉变造成粮食损失。今年各地新建库容较多,不排除出现加工企业和贸易商为掌握粮源而抢收抢购的局面,建议企业和贸易商不要过于悲观,应根据自身条件择机积极入市收购。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文松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玉米成本上升,农民盼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1119/325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