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山当田耕 树当菜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浏览次数:85841
内容摘要:小小油茶果成了山区茶农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本网讯(通讯员王宇新)金秋时节,满树油茶果,满山油茶香。10月23日,笔者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袁家坪村4组茶农周云亮的茶园里看到:他家20亩茶园里间种的10多亩油茶树已挂果且个头圆润饱满,一眼望去,丰收的

  小小油茶果成了山区茶农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本网讯(通讯员王宇新)金秋时节,满树油茶果,满山油茶香。10月23日,笔者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袁家坪村4组茶农周云亮的茶园里看到:他家20亩茶园里间种的10多亩油茶树已挂果且个头圆润饱满,一眼望去,丰收的气息弥漫山头。周云亮说:“4年前种植的油茶树苗,今年已经有九成全部挂果,10亩油茶可摘果2000公斤,多增收15000多元。”

  与周云亮一样丰收在即的还有分布在邓村乡的邓村坪、古城坪、中包山、小渔村、白水头等村的10000多亩间种的油茶,全乡油茶果籽预计总产将达到5000吨,受益茶农700多户。如今,邓村乡大部分茶农都在茶园里间种油茶,把山当田耕,把油茶当菜种,成片的油茶树结出茶籽,一片片的油茶树变成了“摇钱树”、“致富树”,小小油茶果成了山区茶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油茶又称茶子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树的花和果实(油茶籽)都是宝贝,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富含维生素E、脂肪酸和山茶苷,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为天然植物油中之冠,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介绍,4年前邓村绿茶集团为了让茶农有效利用茶园的空间,增加茶农收入,在乡农办和乡林业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家林业扶持项目,引导茶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先后在邓村绿茶集团联合社网络的袁家坪、古城坪、中包山、小渔村、白水头等村,让茶农在茶园里利用空地、边坡、田埂等间隙地,采用套种、间种等方式发展油茶树,4年已累计发展油茶近10000亩,今年的油茶挂果面积达2000多亩,茶农平均多增收近2000多元。乡林业站站长秦登位介绍:优质油茶树栽植后,3至4年挂果,5至6年便可生产,8年进入盛果期,稳产收获期可达60至100年,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 助农增收的效应逐渐显现。再过2至3年现有的油茶进入盛果期后,不亚于在山坡上给茶农建了一座“绿色金库”。

  邓村绿茶集团董事长黄宗虎透露:集团将按照“强龙头、建基地、拉链条、带农户、创品牌”的模式,在提高油茶产品的品质,拉长油茶产业链条,增加油茶单位面积产出上功夫,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力争用3年的时间推进油茶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助推山区茶农增收致富。

  【相关链接】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比橄榄油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 作用。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10月上旬至12月,花期正值少花季节,蜜粉极其丰富。在生物质能源中油茶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油茶又是一种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当田耕 树当菜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1027/323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