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样一张“晒钱”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照片中的老人是谁?来自哪里?
澎湃新闻辗转找到了“晒钱”照片中的这位慈祥老人。老人名叫娜戈,70岁。照片中,她怀抱的大堆钞票是她家卖茶叶所得。
娜戈所在的云南勐海县勐混镇邦盆村和相邻的布朗山乡老班章村,隐藏在海拔1700多米高的布朗山丛林和雾霭中。前人栽树,后人采茶,随着茶叶价格的一路攀升,先辈们百年前种下的棵棵茶树,如今让包括娜戈在内的村民们,享受到了从天而降的巨大财富。
澎湃新闻采访发现,这些百年老茶树,深刻地改变了大山深处这些原本宁静而贫困的村庄。新茶年年采摘,金钱源源不断,村民们除了忙着盖房和买车,剩下的钱,有些村民也不愿意存入银行,而是放在家中,纸币遇潮遇雨,潮湿变软,于是逢上晴天,偶有村民们晒起钱来。
“晒钱”照片疯传网络
云南省勐海县勐混镇邦盆老寨 35号, 70岁的娜戈刚刚吃完早饭,便开始组织家人搬家。他们准备将这栋10年前修建的住房推倒,在原地重新修建一栋更宽敞、更漂亮的房子。
娜戈所在的邦盆村和相邻的老班章村,是有名的普洱古树茶盛产地。这些老茶树属标准的大叶种茶,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茶叶条索粗韧,芽头肥壮且多绒毛,并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无论散茶还是茶饼,闻之香味扑鼻,品之回甘悠久绵长,因此,每年产茶季节,慕名而来的全国各路茶商带着厚厚的现金,翻山越岭赶来“抢”茶。
娜家6口人,有20多亩老树茶(树龄30年以上)。今年4月,茶叶价格攀升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点,娜戈家采摘的茶叶一下子卖了20余万元。老人从未见到这么多钱,高兴得眉开眼笑。收茶老板见状,便让她将20多万元茶叶钱抱在了怀里,然后用手机拍下传到了网上。此照一出,引来网友热议。
这全然出乎娜戈和家人所料。谈及这张“晒钱”照片,她们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寨子里的村民们全靠卖茶叶赚钱。”娜戈的儿媳妇娜那告诉澎湃新闻,其实,她家茶树算少的,有些村民家有100多亩老茶树,一年下来,卖茶叶可收入两、三百万元。
被茶叶改变的村庄
邦盆村和老班章村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分属勐海县勐混镇和布朗山乡,两村相邻,距勐海县城约60公里路程。
“两个村子都在大山里,公路没通以前,通往山外的唯一通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邦盆村村民扎歌介绍说,到镇上赶集一次,来回得花两天时间。
这些秘藏深山的茶叶渐为外界所知,村民生活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茶商们络绎不绝,骑摩托,走山路,争先恐后进山收茶。一时间,勐海茶贵,昔日贫困的邦盆村和老班章村,目不暇接地看着茶叶价格一路飙升。
一公斤鲜茶的价格,从最初的两毛钱,到几元钱,十几元钱,二十几元钱,到现在的一百多元钱。扎歌清楚地记得,2007年,村子里的大树茶春茶鲜叶价格竟暴涨到了300元/公斤,就连秋茶鲜叶也可卖到100元/公斤。
如此高昂的茶叶价格让村民们喜出望外,大家纷纷开始种茶。从2007年春天起,抢茶大战场面开始变得尤其激烈。每年从4月初开始,每天前来买茶叶的客商络绎不绝。几百辆车蜂拥而至,除来自广东、北京等地的国内客商外,还不乏外国人。茶商们各显神通,开奔驰,驾宝马,山地车、越野车,齐齐上阵;一位客商为赶时间抢占先机,竟搭乘一辆直升飞机前来,轰隆隆的引擎声把抢茶大战推向了高潮,如此热闹场景,每年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尽管春茶时节早已过去,村民们描述的热闹场景已不复可见,但设置在村子路口的关卡和为方便茶商们娱乐而临时搭建的KTV房,俨然成了采茶季节车水马龙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邦盆村和老班章村的村民们还住茅草屋,往往一家10口人,只能挤在40平方米不到的屋子里。种玉米、栽稻谷是一家人生计的主要来源。由于海拔高,粮食产量小,许多村民饭都吃不饱。加之离村镇很远,少有蔬菜和肉类,很多时候,村民们全靠盐巴拌辣椒下饭。
而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买了车,擅长跑山路的“猎豹”或“长城”牌越野最为常见,还有些村民拥有价值40万元左右一辆的“丰田”普拉多 ,唯有村民车里常年备着的供下雨天砍断拦在路上树枝的傣刀, 还能令人想起以往步行时的披荆斩棘。
“茶叶改变了我们村庄。”邦盆村村长扎努称。2013年,村里按人头将茶山承包到了每户村民。目前,全村有茶树三千余亩,年产茶叶50吨左右,按每公斤两千元计算,全村茶叶收入一亿元。该村有村民138户,每年卖茶叶少的有三四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
相邻的布朗山乡老班章村,由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茶叶价格比邦盆村还高,每公斤达到了4500元,高的更是上万元。老班章村有162户人家,村民们估算,整个老班章茶叶年产量60吨左右,产值近两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