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休闲农业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1  浏览次数:82870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升,类型模式日趋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综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点,形成了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升,类型模式日趋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综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点,形成了“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超180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营业收入2700亿元,带动2900万农民受益,接待人数和经营收入均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当前,进一步提高认识,顺势而为,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已成为各级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刻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在服务居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正在实施的发展战略密切关联、高度契合,是我国农村地区前景广阔的一项朝阳产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了各类经营主体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运用高新技术、保护产地环境的积极性,带动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平台。

  (二)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出发点、落脚点、根本点。发展休闲农业,使农业生产实现了劳动成果基本只体现为物化产品到物化产品与精神产品并重的转变,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能够把农家庭院变成丰富市民生活的“农家乐园”,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开辟了渠道。不管城镇化发展多快,农村还有相当大的人口比例。这些人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休闲农业,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就地就业的问题,并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是要贯彻产业主导的理念。没有产业的有力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场所,是农业产业与乡村建设高度融合的统一体。发展休闲农业,客观上倒逼农民改善水、电、路、气、房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美化村貌、绿化道路、净化环境,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时,引导农民把耕读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提高乡村的文化内涵,整体上带动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不断成长,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

  (四)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一方面留住了农村的人气和资源要素,缓解了农村“三留守”、“空心村”等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向农村集聚,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消费支出由城市向农村流动,遏制和改变了长期以来资源要素主要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

  (五)发展休闲农业是传承农耕文明的有效举措。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休闲农业的发展,系统整合了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中的文化元素,历史古村、特色民居、特色民俗等一批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村落,都成为休闲农业可以依托的历史、文化和景观资源。近年来,农业部组织开展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初步走出了一条“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发展道路。发展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宣传、展示、传承农耕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已充分彰显了其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促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让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的劳动力流动起来,让传统的文化活跃起来,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认清发展休闲农业的形势任务

  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有1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布局中的重要领域,恰恰是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可以预见,随着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必将受到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必将受到城乡居民的更大青睐,也必将进入快速的发展机遇期。

  二是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前不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而休闲农业低价、省时、灵活的特点,完全符合旅游业改革的方向,势必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

  三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城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接近27000元,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7000美元。由于城市人居环境、生活工作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市民远离城市喧嚣,到乡村望蓝天白云、看碧水清波、吸清新空气、品特色美食的愿望更加强烈。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优化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必将成为拉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是日趋完善的农村设施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中央将“三农”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农村的水电路气房和通讯等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事业水平明显提高,这为发展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管理滞后、服务欠缺等因素,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活动缺乏创意,项目缺乏特色,同质同构现象明显。二是一些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和经营人才。三是少数工商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忽略了农业这一根基,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个别项目还存在老板“圈地”建房、侵害农民利益问题;众多农户投身休闲农业后,布局分散零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跟进不够,导致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四是许多地方引导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有的政策还比较零散细碎,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明显滞后。五是农业部制定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总体布局,大多数省也制定了规划,但省级以下的地方规划仍然总体滞后,难以对行业形成引导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目标任务,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坚持深化改革,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更加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加快构建完善的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宣传推介、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支撑体系,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需求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推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把握发展休闲农业的重大关系

  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必须遵循“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市场决定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发展休闲农业必须要按照“供给产业化、产品优质化、营销信息化、服务专业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引导休闲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强化管理,推动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做实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也要拓宽社会参与休闲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人才、资金、管理等要素流向休闲农业,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机制,促使休闲农业让农民利益最大化,决不能让“农家乐”变成单纯的“老板乐”。

  第三,正确处理设施完善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对耕地的保护。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完善设施和保护耕地的关系,保护好耕地是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问题。一是在发展模式选择上,不要贪大求洋,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不占耕地的休闲农业类型,如利用农民自己的住宅和宅基地兴办农家乐等。二是在发展空间上,要引导休闲农业在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上开发。三是在土地使用上,要引导休闲农业在节约、集约上狠下功夫,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和效益。发展休闲农业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尤其要注意。发展休闲农业如果在耕地上做文章,就是走上了歧路。

  第四,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区别于其它服务业最本质的特点,是吸引消费者前来休闲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我们一定要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按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在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引导休闲农业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努力使休闲农业成为生态文明的示范产业。

  第五,正确处理点上创建与面上推进的关系。点创新、线模仿、面推广,是推进休闲农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多年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创建活动,农业部还开展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等推介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在全国树立一批休闲农业发展典型,促进面上休闲农业的发展。各级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要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搞好典型创建工作,推动面上工作,努力实现休闲农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是一项有广阔前景的产业。农业部门要将休闲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把旗扛起来。农业部是由农产品加工局负责休闲农业工作,各地也要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责,加强业务指导,努力推动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休闲农业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1021/3230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