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赤眼蜂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及籽粒质量 预计挽回玉米损失700余万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1  浏览次数:81095
内容摘要:赤眼蜂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玉米产量及籽粒质量,还省了不少农民下地的工夫和农药钱。据了解,今年市直两区玉米受益面积达14.4万亩,预计挽回玉米损失700余万斤。 7月5日早上6时,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黑牛村的村民杨喜生顶着玉米叶面上的露水,走进自家的玉米田

  赤眼蜂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玉米产量及籽粒质量,还省了不少农民下地的工夫和农药钱。据了解,今年市直两区玉米受益面积达14.4万亩,预计挽回玉米损失700余万斤。

  

 

  7月5日早上6时,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黑牛村的村民杨喜生顶着玉米叶面上的露水,走进自家的玉米田,穿梭于绿油油的玉米秆间。每隔26米,杨喜生便会将手中的“赤眼蜂卡”别在嫩绿的玉米叶片上。“不到中午,蜂群就会出‘巢’。如果没有气候灾害的话,今年一亩地多收入50块钱不成问题。”望着田间庄稼,杨喜生脸上充满了喜悦。

  当天凌晨,1.8万张“蜂卡”从吉林农业大学运抵龙山区、西安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并从4时开始由技术员送往各个乡(镇),再由村民分别投放到玉米地里。

  辽源市植保植检站负责人说:“出厂前已加入足够温度的赤眼蜂幼虫,10点多将陆续破壳出巢。所以,必须尽快将‘蜂卡’发放到各村组,并组织农民投放到田间,保证赤眼蜂与玉米螟卵的结合,有效抑制害虫危害,最大化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

  说起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黑牛村的村民们并不陌生,使用过这种技术的人都表示收效很好。可是后来因为市面上买不到“蜂卡”,所以每年都要眼睁睁地看着每亩地50多斤粮食的损失。为此,辽源市农科院经过多方协调,于去年将生物防治技术引进龙山、西安两区。据了解,今年市直两区玉米受益面积达14.4万亩,预计挽回玉米损失700余万斤。

  为确保达到防治效果,市植保植检站于5月末就开始了玉米螟羽化循环调查检测工作,并经常深入村屯,现场讲解生物防治作用、技术。村民们表示,赤眼蜂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玉米产量及籽粒质量,还省了不少下地的工夫和农药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赤眼蜂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及籽粒质量 预计挽回玉米损失700余万斤”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721/3168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