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生财有道 » 正文

种粮大户的农业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0  浏览次数:82354
内容摘要:眼下正是黄淮海平原夏季小麦大面积开割的季节。拥有730万亩小麦面积的产粮大市安徽省阜阳市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闻着一路麦秸的香味、伴着欢乐的机器作业声,本报记者走进位于该市太和县张槐村的高产示范田,倾听 每天5点多钟就睁眼起床下地,一直忙到

  眼下正是黄淮海平原夏季小麦大面积开割的季节。拥有730万亩小麦面积的产粮大市安徽省阜阳市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闻着一路麦秸的香味、伴着欢乐的机器作业声,本报记者走进位于该市太和县张槐村的高产示范田,倾听——

  每天5点多钟就睁眼起床下地,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后才回家。这是种粮大户徐淙祥端午节后的生活节奏。由于是麦收季节,他得抢抓时间分秒必争,一刻不敢懈怠。

  种粮不只是为挣钱

  海洋般金黄的麦穗整齐而饱满,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示范田间开割,不远处的田边还有几位农村妇女拿着镰刀割麦。“那是田边地,机器不好割,只能请人手工割。”徐淙祥说,三到四天就可以完成整个高产示范田的收割工作。在他的示范田间,早已实施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种植管理、机械收打、订单加价出售“五统一”的模式,不仅使全村低产洼地的小麦和大豆平均亩产比项目外增产三成以上,每亩综合增加产值300元,带动张槐村年增收近百万元。

  路对面有一块面积不大的麦田,长势却差了很多。不但参差不一,中间还夹杂着不少倒伏。“这是我跟省农科院共同搞的试验田。这200亩地里种了100多种小麦种子。就是为了试验和鉴别不同小麦品种的田间表现。”徐淙祥解释说,试验田的功能可不能小看,未来10年甚至20年后要种的种子就在这里面。它是不断研制开发好种子的田间试验室。只有通过观察和记录,才能选出最好的小麦种子,让广大农民找到实现高产的可能。

  “今年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这三项指标都比去年高。看样子打到1300斤不成问题。”徐淙祥摘了一颗麦穗捧在手掌间搓了搓,吹扬麦皮后的麦穗粒浑圆饱满,数了数,竟有近40粒。

  “阜阳粮食生产冲剌十一连丰,我有信心。”老徐说,观察了周边地区的小麦状况,基本上都是呈现“三少三多”。“三少”包括病虫害少、麦田杂草少、品种杂乱少;“三多”则是指亩穗数多、穗粒数多、大片大户多。而出现这样喜人的局面离不开良种良法的配套、农技农艺的结合。

  与大多数种粮大户有所不同的是,徐淙祥把种粮当成了自己热爱的一份终身事业。数十年来在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自1986年以来,他主持或参加研究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有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市级科技成果9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培育小麦、大豆新品种系列10余个,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编外农业科技专家”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

  “一炮轰,效果差,测土配方真得法。前氮后移就是好,拔节追肥产量高……”这是徐淙祥编写的《小麦亩产超600公斤栽培技术》的开头。他把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小麦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经验编成“顺口溜”,免费印刷送给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老徐还在全县率先创办了农民科普书屋,自费购置了影碟机和各种科普书籍。很多人不理解老徐这样做的用意,认为凭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挣更多的钱,或者转型发展农业企业。徐淙祥说:“种粮让我找到了成就感。让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是我永恒的追求。”

  丰收之后几多期待

  “今年午收咱阜阳禁烧,要求农民秸秆还田。其实这不仅对环境保护有好处,对农业生产也有益处。想种出高产田,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改善土壤。”老徐介绍说,示范田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秸秆粉碎还田,夏种时贴茬播种。现在的土地反而越种越“肥”,土壤有机质大大增加,土质松软保墒。

  “我能坚持种粮,也是因为有了高产的保证。否则光土地流转费每亩就要给农民1000斤小麦。普通人种下来怎么能不亏?”徐淙祥说,期盼国家赶紧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出台土地流转办法,把土地流转程序固定下来,有序操作。而且,最好能成立一个土地流转统筹办公室,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整合农业、水利等各部门,把资金打捆集中投入,把土地肥力、设施一起搞上来,把低洼地、低产田整治好,让机械设备直接开进田里。

  徐淙祥近期就要着手完成自家田里水利设施的“升级换代”。“我现在浇水还需要人拉个大水管,下一步准备在现有的田里安装半固定喷灌设施。到时候‘一推闸刀就浇一遍地’,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老徐美滋滋地向记者比划道。

  “我还期待我的田能不断刷新纪录。不仅小麦拿下安徽省高产第一纪录,玉米、大豆也都要创最高纪录。”徐淙祥说,2013年他种的小麦、玉米的平均亩产达到了550、710公斤,这离理想不是很遥远。老徐一定要让自己的田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淮海地区农业试验示范点。同时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研究,配合安徽省农科院研制一批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粮食品种,探索适合黄淮海地区优质高产栽培的农业新技术。

  让徐淙祥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种粮事业已经找到了接班人——二儿子徐建。“他跟着我学,干得挺带劲。现在把媳妇也带动起来种粮了。年轻人会开车、会上网。我也期待着他们干得比我好!”老徐乐呵呵地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种粮大户的农业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610/312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