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下旬开始,生猪价格并没有像养殖户期待的那样上涨,反而小幅下降。北方地区特别是养猪大省补栏积极性还是处于较高水平,南方补栏积极性较前期有所下滑。据调查显示,受制于终端猪肉消费低迷和肉价上涨动不足,肉联网屠宰量较前期已经大幅减少30%,收购价小幅下跌。进入6月,肉类需求低迷,而屠宰加工企业前期库存非常充裕,不支持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2014年5月29日据统计全国出栏瘦肉型生猪价格均价至13.26元/公斤,较去年同期13.69元/公斤跌3.14%;猪肉价格至20.84元/公斤,较去年同期21.09元/公斤跌1.19%;三元仔猪均涨价25.66元/公斤,同比跌8.62%;母猪均价1483元/头,同比跌12.19%。全国猪料比价为4.97:1,猪粮比价5.29:1,同比分别跌5.95%、9.91%。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至-128元/头。
流通屠宰:全国“肉-猪”平均价差7.58元/公斤,同比涨2.43%。
全国玉米、小麦麸、配合料价分别为2.41元/公斤、1.98元/公斤、3.21元/公斤左右。养殖户拿到豆粕零售价4.07元/公斤,玉米同比上涨3.43%、配合料价同比跌0.93%。
2014年5月29日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88元/公斤,出栏瘦肉型生猪均价13.26元/公斤,较昨日小幅下跌0.03元/公斤,今日各省瘦肉型生猪价格均滑下7元/斤。5月中旬猪价震荡之时,不少养殖户看好端午节前十日内猪价,所以这些养殖户惜售并多计划在端午节前出栏。但自5月下旬开始,猪价并没有像养殖户期待的那样上涨,反而连续五日小幅下跌,接近两周前猪价水平。猪价变化对仔猪补栏的影响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北方地区特别是养猪大省补栏积极性还是处于较高水平,南方补栏积极性较前期有所下滑,猪价下滑是阻止补栏热情的主要原因,养殖户赌博心理减弱。(猪价格网)
新闻链接
猪价过山车背后:产业链条分割严重
猪价持续低迷,国家发改委先后两次出手,分别在3月和5月初开展了两次中央储备冻猪肉的收储,“五一”节后,全国生猪价格迎来拐点。
5月中旬生猪价报复性暴涨。据全国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监测数据,5月2日至5月6日我国生猪价格开始复苏;5月7日突然强力反弹,5月8日生猪价格回升至每市斤6.00元重度亏损红色预警临界点;5月9日跃升至6.50元中度亏损黄色预警临界点。到5月16日,生猪价格突破14元/公斤。
仔猪价也迅速飙升,由4月末的每市斤10.00元回升至5月9日的每市斤18.00元。仔猪价、猪肉价、母猪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
截至5月26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3.38元/公斤,但最近三四天,猪价又开始下跌。湖南生猪养殖大户王云秋对记者说,四天来屠宰场的生猪收购价每天下降,几乎每天下跌0.5元/斤。“难以决定的是,现在要不要补栏。如果价格不能企稳回升,现在补栏,就意味着更严重的亏损。”王云秋说,“根据我的经验,每一轮短周期反弹,养殖户一不小心,很容易损失惨重。”
据上市公司财报,五大生猪养殖企业河南雏鹰农牧、海口罗牛山、河南牧原股份、湖南大康牧业、湖南新五丰,受猪价下跌影响严重亏损,五公司仅2014年一季度就亏损1.87亿元。#p#副标题#e#亏损的养殖户
生猪价格深跌已超过五个月了。王云秋回忆,从2013年12月开始,猪价一直都在跌,“刚开始每斤的价格由原来的7块跌到6块,今年一直没有回暖,到四月份,已经跌到5块以下了。”
据王估算,按饲养成本计算,一条猪总成本在7-7.5元/斤,按照今年一季度的出栏价格,以每头猪110-120斤计算,卖出一头猪要亏损250-400元。
在今年的猪价下跌行情中,养殖成本不但没有传导性下降,反而逆势上涨,其中主要是猪饲料价格受国际行情影响上涨。据生猪养殖龙头之一正邦集团采购总监焦联德介绍,生猪饲料60%为玉米,20%为大豆。中国是全球豆粕购买量最大国,年需求约8000万吨,其中80%靠进口,而进口又多是依赖美国期货定价,国内豆粕、豆油价格紧跟美国大豆价格走势。
2月份以来,受国际大豆市场影响,豆粕每吨上涨五六百元。据农业部监测,至5月第二周,饲料价格依然上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4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8%。全国豆粕平均价格4.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2%。
生猪养殖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猪肉价格与饲料粮食价格之比)约为6:1。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也明确提出,低于6:1就意味着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正常的猪粮比价应该处于6:1至8.5:1。而在2014年一季度最艰难时,猪粮比价多在5:1的状态,曾一度达到4.5:1。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致使生猪养殖业损失惨重。生猪养殖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的雏鹰农牧更陷入深度亏损,今年一季度亏损额达8328万元,2013年同期盈利5440万元。雏鹰农牧称,2014年商品肉猪价格持续下跌,行业长时间陷入亏损。该公司预期今年上半年亏损13000万元至18000万元。
产业链待整合
目前,猪粮比价处于5.5:1左右,生猪养殖还处于蓝色预警亏损状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5月16日表示,当前,猪粮比价仍低于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依然亏损比较多。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生猪市场变化,继续做好猪肉市场调控工作。
猪粮比价回升,养猪企业亏损程度降低。但紧随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养猪企业成本增高,猪粮比价又开始下滑,养殖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从5月12日到26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上涨近100元/吨,豆粕平均价格上涨也近100元/吨,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让养殖户成本加大。同时全价饲料厂家也开始提价,致使养猪行业成本大大提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近期猪肉价格的快速回升主要是受国家启动收储政策的影响,考虑到端午节后猪肉将由于天气转热更进入消费淡季,预计猪肉价格不会出现持续上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猪肉价格波动一直很大,波幅甚至高达50%以上,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集中度不够。
上述研究人士指,目前,中国约有6000万个养猪主体,市场信息的及时传递很难,调控也难。此次猪价波动,国家也发布了预警信息,但未必传导到位了。此外,国内生猪产业链条分割得很厉害,上游有五大生猪养殖企业,而中游屠宰有双汇、顺鑫农业、高金食品等企业,下游供应更分散,只有少数类似广弘控股等小区域龙头企业。而美国的四大公司控制了全国60%以上的猪肉供应;欧盟的中小型猪场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进行产业链整合,两者核心均是一体化发展道路。
李国祥建议,“以生猪产业链为基础,优化整合猪的繁育、商品猪的饲养、运销、加工、屠宰等各个环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