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陕西汉中生猪价格下跌探析 怎样走出“猪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7  浏览次数:81258
内容摘要:本报记者杨峰文/图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季对于广大生猪养殖户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短短三个月时间,生猪价格从元月初的每公斤15.3元跌至四月初的每公斤10.4元,创近十五年来的新低。 按照这一跌差计算,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肥猪要亏损500600元,属严重亏损。5月1

  本报记者杨峰文/图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季对于广大生猪养殖户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短短三个月时间,生猪价格从元月初的每公斤15.3元跌至四月初的每公斤10.4元,创近十五年来的新低。

  按照这一跌差计算,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肥猪要亏损500——600元,属严重亏损。5月14—18日,记者走访了西乡、城固两个生猪养殖大县的部分养殖户,他们深感现在的猪养不起。

  生猪价下跌,市民喜中有忧猪价下跌,市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猪肉价下来了!4月中旬以来,家住城南风景路的周女士,每天都会或多或少买点猪肉,吃不了就冻到冰箱中。在她看来,猪肉价格下跌只是暂时的,以后肯定还会涨上去。她说,等到猪肉价格上涨,我冰箱里的存肉又能吃上一阵子了。

  与周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尽管他们都知道当今猪肉不紧缺,但“猪周期”的规律确是一定的。市民杨先生就推测说,今年上半年肉价下跌,一些养猪户必定减少产量,最快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就可能吃到高价猪肉。所以现在存上一点,到时就能对付上一阵!尽管这样做省不了多少钱,但有冰箱无所谓!

  产能过剩是导致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5月14日,记者来到西乡县农业局时,恰逢该局向养殖户征求意见、建议。分析起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副局长杨乐清认为,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是主因。杨乐清说:“近些年,由于国家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加大,很多社会资金转产投入到生猪养殖和其他一些农业项目当中,生产总量增加了不少,但市场消费水平并没有多大改变,生猪价格自然就会下跌!”

  杨乐清的话在市农业局一份关于生猪价格下跌的分析材料上得到了一些印证:由于近20年间,国家采取“以工哺农”的财政扶持政策,但操作层面还不规范合理。一是对生猪产业的规划、发展、疫病防治、政策扶持等长期处于多头管理状态。每年生猪产业发展的数百亿扶持资金,分别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现代农业生猪项目”、“退耕还林后续扶持项目”等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农业部多部门安排调度,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沟通管道。二是没有按资源禀赋配置调动资金。中、省财政扶持资金往往不是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来调度安排,而是根据各地的“行政资源”而定。

  除了产能过剩,在市农业局畜牧科科长史瑞华看来,还有5方面的因素加剧了生猪价格的下跌:首先市场本身处在猪肉消费的淡季,其次畜产品多元化消费趋势的加剧,再者受“三公”消费、八项禁令政策的影响,肉品消费趋缓,以及储备肉制度的调整和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生猪生产企业在煎熬中调整

  生猪价格下滑,生产企业如何应对?在汉中天利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生猪养殖场,一切仍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总经理王利民说,我们是一家老企业了,生猪产业是我们的支柱,投资了不能放弃。面对目前的不利局面,该公司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对一些落后生猪品种进行了更新,同时还利用循环模式生产有机肥。

  据城固县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县上正在积极引导养殖大户趁这次生猪价下滑,对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品种进行淘汰、更新。

  在西乡,县农业局一方面对生猪行业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也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将生猪养殖改为仔猪繁育,减少养殖户的流动资金压力,规避市场风险。

  生猪行业一场洗牌或已开始

  汉中地区的饮食结构多以大米为主,使得汉中人喜食猪肉的传统得以延续至今,这奠定了我市西北地区最大猪肉消费市场的地位。去年,汉中人均消费猪肉57斤,远超出全省人均38斤的水平。这是生猪养殖作为我市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并始终居全省之首的重要原因。仅去年我市生猪存栏达280.3万头,出栏404.8万头,占全省出栏总量的21.2%。全市约有近20万户70多万农民在从事生猪养殖。

  这次市场波动,生猪养殖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一些亏得多的有将近一百万元,少的也有二三十万元。但在一些专业的养殖户看来,这或许是“大浪淘沙、滩底留金”的必然过程!

  汉中军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但启军就告诉记者,生猪行业有它的规律,为了赚取补贴或者抱着短期暴富目的进行养殖,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扰乱了市场正常的发展规律。在他看来,这次生猪价格的下跌也许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件“好事”,将行业内一些“水分”挤掉,整个行业就会尽快健康发展起来。

  只有垮掉的企业,没有垮掉的行业

  近二十年间,像这样的价格下跌,生猪养殖行业曾发生过六次,遭受过“蓝耳病”、“传染性腹泻”等三次全国性重大疫情的侵袭,但我市生猪产业没因价格波动而滑坡,也没因疫病侵袭而跌倒。

  但如何走出“猪周期”的怪圈,破解“猪贱伤农”的问题,史瑞华说,生猪产业的稳定与发展事关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应抓住当前时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大力培育主导型、规模化养猪企业,加速品种改良和装备改造,加速向现代养猪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3——5年的积极努力,实现生猪良种化、养猪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现代生猪产业格局。引导养猪企业苦练“内功”,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建“猪、沼、果、菜、茶、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走集团化、联盟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组织。坚持以民间资本投入为主、财政扶持为辅、信贷投入为重点的融资构架,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以此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但启军则建议,政府应抓住这次生猪价下跌的时机,尽快以标准化水平,提高生猪养殖行业的准入门槛,同时引导有实力的生猪生产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做长产业链。但启军说,只有垮掉的企业,没有垮掉的行业,只有把落后产能淘汰掉,生猪产业才会健康发展!

  尽管行情不景气,但大型养猪场仍在煎熬中坚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陕西汉中生猪价格下跌探析 怎样走出“猪周期”?”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527/311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