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大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将稳中有升,未来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能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生产目标。
截至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年增产,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耕地减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等现象日趋加剧,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正在北京举行的2014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指出,未来10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有望保持在97%左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介绍说:
“未来十年三大主粮的消费增长超过生产增长,但自给率仍较为稳定。三大主粮产量未来产量是5.78亿吨,包括稻谷、小麦、玉米,消费量在5.96亿吨。其中稻谷面积会稳中略减,小麦供求关系略紧,玉米消费平稳增长,进口增加明显。”
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速度要略高于生产的发展速度。除主粮外,中国水产品、牛羊肉、饲料、油料和禽蛋也呈快速增长状态,奶类以3.5%的年均增长率成为主要农产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战略。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绝不能有大的波动和闪失,但挑战也与日俱增,人口的城镇化和膳食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推高粮食需求。
“很多人都认为,进城人口多了粮食会吃的少一些,表面上看城里人比农村人吃粮食少,但是城里人消费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大大高于农村人口。据专家测算,未来一段时间大体每年有10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每转移一个人口就要多消费28%的菜,24%的油,51%的肉,水产品的消费更要多出2倍以上。但是拥有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已经绷的很紧,导致我国农产品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
2004年起,中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变为了逆差,而且在不断地扩大。2013年逆差扩大到510亿美元,其中谷物净进口约1400多万吨,大豆进口6338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922万吨。
陈晓华说,从全球范围看,粮食产量的增速远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贸易量有限,同时,世界粮食生产的主导权和粮食市场的控制权都集中在少数国家。因此今后将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把握好进口的规模和节奏。
他说,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我们要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集约用地制度,确保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不占永久的基本农田,少占基本农田,特别是花了很大代价建成的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以及城郊的稻田和菜地。守住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还应当是质量上,同时要大兴农田水利,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陈晓华表示,今后还将通过保护性耕作等措施来改造农田。据专家测算,中低产农田改造后粮食产量可以提高两成左右,仅这一项就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0亿公斤。